特色民俗鬧元宵 廣東“非遺過大年”系列活動收官

        央廣網 2023-02-06 09:44:10


        (資料圖片)

        小朋友在現場體驗木版年畫制作(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央廣網廣州2月6日消息(記者 官文清)2月5日,由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非遺嘉年華在廣州舉辦,該活動系“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的收官之旅。

        非遺嘉年華以元宵民俗為核心,非遺趣味體驗為形式,圍繞“非遺嘉年華”主題,在廣州塔開展集展銷、展覽、表演、娛樂于一體的多重體驗式活動。

        活動現場,以快閃形式出現的“非遺好看秀”將現場氣氛拉滿,活力十足的麒麟舞表演、指掌乾坤的高州木偶戲、娓娓動聽的粵曲,引得游客紛紛豎起大拇指,大贊精彩。

        現場展示的九江燈謎非遺項目(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在“非遺好物薈”展位區域,來自廣州、佛山、東莞、河源、中山、茂名6個地級以上市超過20個非遺項目匯聚一堂。其中,廣式紅木宮燈制作技藝、佛山彩燈、佛山木版年畫和九江燈謎等獨具年味的非遺項目,營造了元宵佳節的濃厚氛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活動還特邀廣州、中山、河源多地的鄉村特色非遺項目進駐,展現鄉村文化發展新活力。比如,來自廣州花都區獅前村的花都水碓香粉制作技藝,當地世代以古法制香為業,民國《花縣志》記載了獅前村一帶“香粉碓”的生產情況,近年來,圍繞芳香文化的發展建設更是獲評2022廣東省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而來自河源的墩頭藍紡織技藝,基于傳統鄉村特色手工技藝,將墩頭藍和現代生活進行結合,設計出箱包、絲巾、扇面等非遺文創產品,讓樸素的墩頭藍煥發新的活力。

        此外,本次活動設置了“打卡集章”的游戲環節,市民游客通過與非遺攤位互動,完成集章,就能獲得抽獎機會,獎品涉及廣州塔各類票券、文創以及廣東非遺文創產品。讓市民游客在游樂體驗中加深對非遺文化認知,充分體驗傳統文化之美。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