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腳步越來越近,如何做好健康防護,迎接健康新學期?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學校衛生所的專家為孩子們順利開啟“上學模式”給出建議。
(資料圖)
開學前一周做好自我監測
家長和孩子在開學前七天開始做好每日自我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11類癥狀,要及時進行抗原或核酸檢測。
如確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須如實報告學校,并延遲返校,不帶病到校工作和學習。符合新冠疫苗接種條件的學生應盡快接種疫苗。
此外,要做好返京規劃。家長要提前準備好個人防護用品,返京途中應堅持科學佩戴口罩,保持手衛生等個人防護措施。返京途中或返京后如果出現上述發熱、干咳等11類癥狀,須第一時間上報。
調整作息 睡前不看手機
臨近開學時家長要幫助孩子合理安排起居,盡量保持與在校時作息時間一致,減少外出。
專家提醒,學生應保障睡眠時間,小學生不少于10小時,初中生不少于9小時,高中生不少于8小時。
睡前一小時不看電子產品,就寢后臥室應安靜、無光照、溫濕度適宜,以保障睡眠質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督促孩子循序漸進加強體育鍛煉,日常學習生活中保持身心愉悅。
注意衛生 提倡家庭分餐制
保持手衛生,飯前、便前便后,觸摸眼口鼻前,均應用流動水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劑或消毒濕巾進行手消毒。
勤換衣,早晚刷牙,遠離煙酒,遠離有毒有害物品。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要遮掩口鼻并及時做好手消毒。
此外,三餐定時定量,葷素搭配,切忌暴飲暴食,不生食或半生食海產品和水產品,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合理選擇零食,保持健康體重。倡導家庭分餐,聚餐使用公勺公筷。
關注視力 這些情況要就醫
寒假里,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機會普遍增加,視力問題成了家長關心的焦點。專家提醒,家長如發現孩子存在歪頭視物、視力下降、頻繁瞇眼、擠眼等近視相關癥狀或近視度數加深,需盡快帶領孩子到正規醫療機構檢查,及時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矯治。引導孩子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如電視、電腦、手機等。
特別是,對于近視的自我監測要心中有數。家長要了解孩子遠視儲備情況,保證每天陽光下戶外活動2小時,糾正用眼過度、多坐少動等不良習慣。
此外,關注孩子的讀寫姿勢,做好“三個一”:即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為孩子選擇或及時調整符合其身高的桌椅,提供照度適宜、穩定、安靜的場所閱讀學習,學生應避免在顛簸搖晃的環境中(如乘坐汽車時)閱讀。
文/本報記者 李潔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