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社悉尼2月15日電(記者郝亞琳)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內(nèi)的一種細胞受體能夠抑制新冠病毒感染健康細胞,并在體內(nèi)建立保護屏障。研究人員希望這有助于研發(fā)新的抗病毒藥物。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已知ACE2是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感染人體細胞的重要受體,但除了ACE2,其他能夠影響人體細胞同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因素卻并不明確。研究人員對其他宿主因素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一種名為LRRC15的細胞受體能抑制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健康細胞。
研究論文介紹說,LRRC15是一種細胞表面受體,和ACE2一樣,它也可以同冠狀病毒刺突蛋白相結合。但是不同于ACE2,LRRC15同冠狀病毒結合后,反而會像“魔術貼”一樣牢牢粘住病毒,從而使病毒很難感染細胞。
參與這一研究的悉尼大學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博士盧律斌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LRRC15廣泛存在于人體內(nèi),比如肺部、皮膚、舌頭等,單細胞RNA測序數(shù)據(jù)顯示,健康人肺部成纖維細胞中有LRRC15的存在,但僅存在于一小部分細胞中,而感染了新冠病毒的肺部成纖維細胞中LRRC15顯著增加。因此,LRRC15可能是身體對抗感染的自然反應的一部分,它創(chuàng)造了一個“屏障”,物理上將病毒與肺細胞隔離開。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fā)現(xiàn)有助于研發(fā)新的抗病毒藥物。
相關論文已于近日發(fā)表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學》雜志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