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訊:演唱會日期未定黃牛已在售票 別被“代搶票”套路了

        北京青年報 2023-02-17 08:31:59

        演唱會日期未定 黃牛已在售票


        (資料圖片)

        線下觀演 別被“代搶票”套路了

        隨著疫情管控的放開,紛紛傳出今年上半年開始恢復線下舉辦大型演唱會的消息,粉絲們的期待值也不斷提高。與此同時,票務與黃牛乘勢而來,代搶、包內場票、付定金就能“手到票來”等相關信息隨之出現,并已讓不少消費者上當受騙。

        訂票付錢后無法出票

        退款遙遙無期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近一個月數百條票務相關投訴集中爆發。消費者張女士就是其中一位投訴人,她在大河票務網APP上購買了黃明昊2月18日廣州演唱會的門票,當時支付了680元,到了約定的門票發貨時間卻被該網站的客服告知無法出票。在協商退款時又遇到了麻煩,網站客服告訴張女士退款流程需要等待45個工作日。張女士認為大河票務網的這種行為涉嫌出售虛假商品、集資獲利。

        有相似遭遇的消費者在社交平臺集結維權時發現,很多人都是從大河票務網APP購票——該平臺的使用界面看上去與正規票務平臺一致,下單、付款程序完整,還能顯示購票成功,極具迷惑性。

        同樣投訴大河票務網APP的葉女士介紹,自己訂購了2022年12月31日陳奕迅香港演唱會680元座次的門票,演出臨期卻遲遲未等到出票。詢問網站客服,客服回復此時只能提供價格3300元的溢價票。葉女士選擇退款,但已等待50多天,至今仍未收到退款。

        演唱會日期未定

        黃牛已在售票

        近期有消息稱人氣組合TFBOYS十周年演唱會將于8月在工體舉辦。

        盡管演唱會的時間、地點均未官宣,粉絲已經開始為能否搶到門票而焦慮,引來大批自稱資深票務人員實為黃牛的賣家爭相“上鏈接”,代搶、包內場票、預付定金送親筆簽名的宣傳信息頻繁在相關微博話題下出現,還打包票付定金就能“手到票來”。在TFBOYS相關微博話題中,“代搶保真”“多年票務穩”“預定保證有票”分散在每個話題帖的評論區。不少代搶賣家信誓旦旦承諾“下單預定保證有票但是會加價”,而對于售后卻語焉不詳:“接受價格補差價出票,不滿意全額給您訂金?!?/p>

        2月7日,TFBOYS背后公司北京時代峰峻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演唱會已在規劃中,但能否舉辦仍具有不確定性,演唱會舉辦時間、場地等均未確定。

        據票務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所有的門票都是主辦方定了檔期官宣后才開始售票的。TFBOYS十周年演唱會時間、地點均未確定。真不知這些黃牛賣的是什么票?

        無獨有偶。2月3日,張學友公司發布聲明,稱網傳“張學友2023年巡演確定之城市及各地門票即將公開發售”為虛假消息,請歌迷朋友切勿上當受騙。這也表明,盡管張學友巡演尚未確定,但已有人開始兜售票務信息。

        有人借“代搶票”行騙

        客服、售后統統聯系不上

        北青報記者通過電商平臺檢索“演唱會代搶”,各類演出應有盡有。實際上,“代搶票”的業務已經存在多年。為了抑制黃牛,各大票務網站都會通過實名購票、限時搶票等形式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雖然此舉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黃牛,但幾乎是與此同時,也催生了演唱會門票代搶業務。早在2018年就有調查顯示,代搶是當年演唱會市場炙手可熱的新興職業,都是專業團隊運作。業內人士介紹,很多代搶行為之所以百發百中,大概率是因為電腦經過改裝,并且有專門的軟件進行搶票。用戶只需要提供觀演人基本信息,“代搶票”團隊搶到票后進行收貨地址更改,即完成交易。

        但這個市場中,也不乏有人以此行騙,近期就有消費者中招。有消費者介紹,打開某平臺的搶票鏈接,點進去以后,整個界面和市面上的正規票務平臺別無二致,下單、付款界面都不粗糙,還能顯示購票成功,有出票短信,但是所謂的客服、售后統統打不通,錢也拿不回了。

        提示

        不可輕信“內部員工”“黃牛票”

        北京華樂非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熠明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代搶票”等,主辦方也十分無奈,能做的只有把規則制定得更細致、更公平。比如針對代搶票的問題,首先提高購買的成本,售票盡量統一平臺,比如說全放在大麥上搶,一個人只能搶兩張,相對來說就更為公平;其次如果是非?;鸨捻椖?,就要做到實名制,“就是你自己買自己看。雖然不能保證每張票都能賣給絕對的歌迷,被黃牛搶到了也沒有辦法,但能相對公平公正些,然后把規則制定得更清晰?!?/p>

        一邊是被壓抑了三年的觀眾、滿懷期待現場聆聽偶像聲音;一邊是熱門演唱會一票難求。盡管如此,有關方面提醒消費者:演出門票應通過正規票務網站或手機APP購買,不可輕信“內部員工”、“黃牛票”等私人購票渠道,謹防被騙。確需購買二手門票,請選擇要求實名認證并依托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易網站,或者同城線下進行交易,切勿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和陌生人交易。對訂票信息有任何疑問及時聯系正規票務公司客服,一旦發現被騙應及時報警,并保留好相關證據。

        本組文/本報記者 壽鵬寰

        實習生/虎巾杰

        統籌/劉江華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