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康后CT檢查出肺部結節,跟新冠感染有關嗎?會癌變嗎?

        央廣網 2023-02-20 09:39:54

        央廣網北京2月20日消息 感染新冠后,不少人出現咳嗽、咳痰、痰中帶血、胸悶、氣喘等癥狀,有些人開始不淡定了,前往門診尋醫問藥,為滿足患者需求,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各大醫院紛紛上線新冠康復體檢套餐。查完后整個人就不好了——發現肺部結節,于是,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癌?


        (資料圖片)

        “醫生,大家都在傳,這些病最后都會發展成肺癌,是不是真的?”

        “醫生,有人說肺結節不是病,不痛不癢,沒感覺,不用治療,是這樣的嗎?”

        種種說法,孰是孰非?看看河南省腫瘤醫院專家怎么說。

        肺結節是新冠感染帶來的嗎?

        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孫海波表示:“陽康以后發現的肺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屬于病毒感染后在肺部留下的結節影,最典型的就是磨玻璃結節影,這個時候發現的肺部陰影、肺部結節,千萬不要急著下定論,要等待觀察,再決定下一步治療。”

        孫海波解釋,肺結節形成的原因眾多,總的來說有以下幾種:

        感染:感染性肺結節多由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等引起肺部的小感染后形成結節;

        異物侵入:異物性肺結節多與環境有關,如工業粉塵、廚房油煙、二手煙等;

        腫瘤:肺部良性腫瘤、早期肺癌均可表現為肺部結節;

        其他原因: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等。

        因此,新冠感染可能會誘發感染性肺結節,部分新冠感染后的重癥/危重癥患者,合并細菌、真菌等混合感染,也都可能誘發肺小結節。

        但很多時候,不少人的肺結節以前就存在,只是由于缺乏定期體檢,恰巧趕上這波“CT熱”被意外地發現了。

        不必害怕,肺結節≠肺癌

        當看到肺結節在體檢報告中出現時,盲目恐慌和倉促手術都不可取。

        河南省腫瘤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吳紅波提醒:臨床中發現的肺結節90%以上都是良性的,不需要進行處理,因此,盡快咨詢專業醫生以明確診斷,不是所有的肺結節都是早期肺癌。

        通常以患者的臨床危險因素、CT檢查的結節特征作為重要評估指征。

        臨床危險因素:高齡,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出現咯血、消瘦等臨床癥狀,肺結核病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彌漫性肺纖維化等其他肺部疾病,惡性肺小結節的風險明顯增加。

        CT檢查:根據CT資料中顯現的肺部結節的大小、邊緣、密度等影像特點,結合臨床經驗,判斷結節的良惡性。

        一般來說,結節越大,惡性的可能性就越高。

        通常情況下,實性結節惡性可能性大,磨玻璃結節良性的多,但隨著人們體檢意識的增強,最近發現的惡性磨玻璃結節也越來越多。

        當然,醫生會結合結節的位置、數量、形態、治療前后的變化等因素進行全面綜合分析,所以,患上肺結節,不必恐慌。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