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_全球熱推薦

        光明網-《光明日報》 2023-03-06 10:31:25


        (資料圖片)

        【有呼有應】

        作者:趙忠(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為了達到保就業和穩就業的目標,需要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應著眼于宏觀經濟政策、激活經營主體、瞄準重點群體、提高就業質量等方面,促進經濟恢復發展,使其效果更快更好地傳遞到勞動力市場,進而更好地帶動就業。

        以經濟增長帶動就業,在宏觀上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撐經營主體的恢復和發展,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在宏觀政策中體現就業優先,貨幣信貸和財政資金適度向顯著帶動就業的產業傾斜,帶動就業規模擴大,形成經濟與就業雙增長的良好局面。金融和財政適度向綠色金融、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領域傾斜,促進經濟和就業高質量發展。

        以激活經營主體帶動就業,聚焦中小微企業。通過財政、金融、崗位補貼等政策組合工具促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擴大就業容量。各地政府要建立健全與中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定期交流溝通的制度和渠道,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困難,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繼續實行有效的減稅降費、崗位補貼、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措施,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

        精準施策,抓住農民工、大學生等重點群體。對農民工群體,要把就業信息平臺作為鄉村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針對性地開展輸入地和輸出地點對點招聘活動,線上和線下合力促進勞動力供需雙方的匹配;對大學生群體,要進一步加強就業和職業指導,并通過校園招聘、專場招聘、網絡招聘等形式,提升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匹配度。

        通過制度供給增加就業容量、提高就業質量。隨著新經濟、新業態日漸崛起,靈活就業越來越成為新增就業的重要形式,亟待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通過社會保障、勞動保護和技能培訓政策“組合拳”,在擴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規模的同時,穩步提高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的就業質量,拓展職業發展空間,形成就業趨勢、制度供給、就業意愿相匹配的,有利于就業穩定和就業韌性的環境。

        《光明日報》( 2023年03月06日?13版)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