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中無人機戰斗群在影片開場沒多久就給我們奉獻了一場視覺盛宴——成千上萬的無人機組成戰斗群對太空電梯和人類基地展開無差別打擊,人類駕駛戰斗機與無人機群展開空戰。戰斗型無人機是各國軍事發展的重要方向,那在現實中,無人機戰斗群的發展方向式什么?現實中真的會出現嗎?
(資料圖)
《流浪地球2》影片海報中展示的無人機
當前無人機群式作戰已從概念研究進入到戰場實踐,標志著無人機新型作戰方式的發展日趨成熟,雖然發展方向和影片中的無人機群各有千秋,但無人機群的概念已出現在現實世界中。
《流浪地球》2中的作戰型無人機
無人機群式作戰在現實中有很多種表現方式,通常為無人機機群作戰、無人機集群作戰和無人機“蜂群”作戰等。無人機群的組成離不開可靠的無人機多種技術集成,以春節期間各地精彩紛呈的無人機表演為例,這就是軟件和控制技術發展的代表:機群在夜空中做出各種燈光造型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見通過軟件將無人機族群,從而讓其具有一定的規則性排列動作,在現實中并不是一件難事。
同時,想讓機群發揮最大化效果,組成無人機戰斗群則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早在越戰時期,美國就曾經使用過大量的無人機對越軍進行偵查,只不過那時的技術非常簡陋,無人機充其量算是個高級航空模型。
中國蜂群無人機系統,下掛榴彈發射器
2021年珠海航展,中國研發的無人機蜂群作戰系統公開亮相,這是全世界首個蜂群式無人機作戰裝備。在無人機群發展的方向中,蜂群式無人機作戰是一個重要分支。蜂群無人機作戰裝備外表看起來像一門小號的火箭炮,只是發射器中裝填的不是火箭彈,而是小型無人機。無人機在發射器中機翼處于收起狀態,發射后打開機翼,利用自身的發動機提供動力飛行,尋找攻擊目標。這種無人機攜帶有偵察系統和攻擊彈藥,能夠在空中智能化偵察確定目標后,自主對目標發動攻擊,將目標摧毀。
因其每個無人機的載彈量低和設計純粹,蜂群式無人機模式相對電影中的無人機集群更容易控制,也逐漸成為現階段各國研發的重點方向,而其“低、慢、小”的特征,也讓各國的防空系統十分的頭痛。
《流浪地球》2中的無人機群空戰場景
當然,現階段無人機作戰群還有多種技術瓶頸。以基于無人機集群式作戰的網絡計算技術,和抗干擾技術為例,基于無人機集群式作戰的網絡計算技術,是直接關乎無人機作戰群的作戰能力。但這種基于無人機集群式作戰的網絡計算技術發展本身還是智能計算機解算能力的發展,而網絡計算技術則有失控的風險。另一個則是通信抗干擾技術,該技術的沒有攻破的話,則會讓無人機作戰群在電磁環境復雜或者對方有針對性使用電磁干擾設備的情況下無法作戰。
無人機戰斗群作戰是一種新穎而實用的作戰模式,具有極大的作戰潛力和應用前景,如何去克服眾多技術瓶頸,還有待科技的發展,如何去更好地應用到實戰領域,也需要時間的考驗。
專家簡介:王騰,軍事裝備科普專家,陸軍裝甲兵學院碩士研究生學歷,先后在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從事一線軍事新聞工作,參加策劃并制作多個軍事科技專題。長期對國內外高科技裝備、各兵種主戰裝備等方面進行科普研究,先后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法制日報》、《科普中國》等平臺發表文章,獲“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頒發的先進個人獎項。
出品: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作者:王騰(資深軍事科普作者)
科學審核:王明志(軍事專家)
策劃:金赫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征稿令】
為在全社會普及科技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光明網科普頻道面向創作者征集各類原創優秀科普、科幻作品,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各領域專業人士、在職教師與在校學生等積極參與,首次投稿作者請提供個人簡介。投稿郵箱:gmkepu2023@163.com。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