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科普 | 315不只是今天!

        蝌蚪五線譜 2023-03-24 13:50:27

        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是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于1983年確定的

        其目的是擴大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

        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

        以及促進各個國家、地區

        消費者組織的合作與交往

        更好地開展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工作

        圖源:央視頻

        今年1月,中消協正式公布2023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為“提振消費信心”。那么,下面這些關于消費者權益的知識,你了解多少?

        古人早就開始打假了

        其實,早在3000多年以前,我國就誕生了第一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周朝的《禮記·王制》說:“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車(指為出軍賦的車乘)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數、幅度狹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亂正色,不粥于市”。

        這個規定說的是如果當時的商家賣的器具、車輛、布帛等商品的質量、數量、品質、顏色如果不達標,就不準在市場上出售。

        另外,食品安全問題是在中國古代也是最受關注的質量問題。

        漢朝法律規定,食物因腐壞等因素可能導致中毒的,應盡快焚毀,否則將處罰肇事者及相關官員。

        圖源:中國新聞周刊

        唐朝《唐律疏議》規定:“脯肉有毒,曾經病人,有余者速焚之,違者杖九十;若故與人食并出賣,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絞,即人自食致死者,從過失殺人法。盜而食者,不坐。”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霸王條款”?

        遠程購物七日無理由退貨是消費者法定權利,經營者不能以“清倉”“尾貨”“特殊商品”等名義擅自擴大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的范圍,限制消費者行使權利。

        圖源:攝圖網

        對于清倉商品:

        1.要看商品是否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四類特定商品:①消費者定做的;②鮮活易腐的;③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④交付的報紙、期刊。

        2、要看商品是否是“根據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

        如果均不屬于前述兩種情形,則消費者依法享有七日無理由退換貨的權利。

        不得提請退費的情況包含但不限以下幾條:

        以個人主觀觀點評判教師授課水平、教學管理與安排的;因個人時間安排,無法繼續享受課程服務的;因個人身體狀況,無法繼續享受課程服務的……”

        圖源:攝圖網

        經營者因消費者個人原因不允許退費或由消費者承擔全部剩余課費損失的形式承擔違約責任的行為,明顯有違公平交易的原則,屬于加重消費者責任的行為,故其所列相關條款涉嫌。構成無效。

        如因不可抗力或其他自身無法控制的原因,使得快遞平臺崩潰或無法正常使用,導致快遞服務無法完成或丟失有關信息、記錄等,快遞公司不承擔責任。

        圖源:攝圖網

        消費者將快遞件交付給快遞公司運輸并支付費用,快遞公司接收快遞件并承運,雙方實際達成委托運輸合同,若非托運方自身故意或重大過失,快遞公司有責任和義務保障貨物運輸和按時送達,否則應當視為快遞公司違約,快遞公司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我們要如何維護自身消費權益?

        一、線下實體店

        首先,我們可以與商家溝通解決,若無法解決可撥打12315電話反映情況,也可以向當地的行政主管部門反映自己遇到的難題。

        二、線上購物

        各大購物網站均有處理交易糾紛的客戶服務部門,我們可以向網站客服提供商品照片、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相關信息,進行投訴或舉報;若遇到網購詐騙,我們可以向當地公安局網監處報案。也可撥打12315投訴電話。

        需要注意,網絡購物的實際經銷商大多是外地公司,收貨時要留意查看票據公章,發生糾紛時應按屬地管轄原則,向屬地有關部門投訴。

        資料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衛安科普

        整理:董小嫻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