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守坤
前不久,網曝上海地鐵11號線陳翔公路站,一男子用噴劑涂鴉車廂。視頻顯示,車廂壁有多處橘色涂鴉,廣播提醒“請乘客們盡快下車”。拍攝者稱,噴劑產生的氣味導致車廂里味道刺鼻,列車暫時停運,乘客只能下車換乘。隨后,上海地鐵客服回應,此事已移交地鐵公安處理。
無獨有偶。某社交平臺近日的一段視頻顯示,天津市河西區中石油橋一處路標下的柱子上,被人涂上“老坦”字樣并標上右轉箭頭標志。3月24日,《法治日報》記者前往中石油橋時看到,該處涂鴉已被人清除。記者聯系到視頻拍攝者,對方表示“老坦”是天津方言,指從農村到城市里來的人,帶有“瞧不起”之意。
(資料圖)
拍攝者告訴記者,從箭頭方向一直走就出了市區,涂鴉的人擺明是想要挑起市區人和郊區人的對立?!霸冉洺?梢钥吹筋愃频耐盔f,現在雖然少了,但隔段時間還是會看到,不過基本上一出現很快就被人清除了?!?/p>
近年來,因街頭涂鴉造成的破壞市容市貌、擾民等問題屢見不鮮。街頭涂鴉的邊界在哪里?該如何規范這一行為?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網友分享涂鴉經歷
合法性長期存爭議
記者在社交平臺上發現,橋洞、棧道、站臺底部等地,都是備受青睞的創作天地,有許多涂鴉愛好者和團隊在上面分享自己的作品。
“我們偷偷去××涂鴉啦,因為會有人舉報,城管會來,只好晚上偷偷來”“要在遠一點的地方,不然很快就會被清除,留不了太久”……記者注意到,有博主分享了自己在30多個地方偷偷留下的涂鴉畫作,并頗為得意地自稱沒有一次被處罰。
去年8月,網民楊女士向重慶網絡問政平臺反映,黃桷坪涂鴉藝術街周邊涂鴉太過隨意,市政設施、商業門面,甚至行道樹都未能幸免,被涂鴉愛好者染得五顏六色。同時,顏料散發出的油漆味讓人難受,希望通過問政平臺得到解決。
但當地的商戶嚴女士卻有不同的看法,她認為涂鴉街成了網紅打卡點,為店鋪帶來了許多客流量。為此,她還專門在店鋪外墻設立了一處涂鴉區,以吸引游客。
最終,黃桷坪街道辦事處制定了解決措施,在兼顧游客的體驗感和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的情況下,設定了自由涂鴉區和禁止涂鴉區域,并安裝相應的指示牌。同時,加強關于文明涂鴉的宣傳工作,派出勸導人員引導游客規范涂鴉以及增加小喇叭滾動播放警示音頻。
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北京市律師協會文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馬麗紅介紹,涂鴉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舶來品,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歐美街頭,自誕生伊始,就頗具爭議。一方面,涂鴉藝術作為一種后現代邊緣文化藝術,色彩跳躍,富有想象力和視覺沖擊力,具有蓬勃的原創力和表現力,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另一方面,街頭涂鴉往往具有煽動性、暴力性、侮辱性或其他違法內容,而且通常是未經許可出現在私人建筑上,涉嫌故意毀壞他人財物,所以街頭涂鴉作品的合法性一直受到詬病。事實上,在絕大多數國家的法律中,在公共場合的建筑物上進行涂鴉都是被禁止的。
“根據我國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城市建筑物、設施以及樹木上涂寫、刻畫。否則,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托的單位除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采取補救措施外,可以并處警告、罰款。也就是說,原則上,我國城市是不允許隨便涂鴉的,如果涂鴉影響市容市貌,或是在名勝古跡上亂刻亂畫,還有在私人建筑上亂涂亂畫,不僅涉及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者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如尋釁滋事罪、故意毀壞財物罪、故意毀損名勝古跡罪等。”馬麗紅說。
有的破壞市容市貌
有的成為美麗風景
2022年7月12日,有市民發現,四川成都青羊區萬花公園沙坑旁的一處墻壁上布滿了涂鴉,并且這些涂鴉圖案還帶有罵人的英文,在涂鴉墻附近,是一處沙坑和兒童游樂設施,有多名小孩在此玩耍。公園和內部豎立的管理制度告示牌上,明確禁止在園區設施上進行刻畫、涂污等行為。
工作人員稱,這些涂鴉的人總是偷偷地來,很難逮到。涂鴉主要是用油漆噴涂的,墻面又是砂質,如果非要清除,只能將墻面重新刷漆,成本很高。
近年來,因街頭涂鴉造成的破壞市容市貌、擾民等問題屢見不鮮,還有涂鴉者在公共平臺聲稱,“以后哪里熱門就涂哪里”。
遼寧瀛沈律師事務所律師趙春梅告訴記者,街頭涂鴉成為城市頑疾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缺乏專門的城市管理條例等相關文件對涂鴉行為進行細致的管理、規定,例如在何種公共區域內允許涂鴉、何種涂鴉的表現形式是被允許在公共區域內進行創作和展示,二是市政部門對影響公眾生活、市容的涂鴉行為缺乏有效的懲戒措施。
“創作者涂鴉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個性與情緒,這種行為產生的結果可能與社會公共管理、城市功能規劃之間存在利益沖突,而城市管理等相關部門在文化包容、尊重藝術創作與規范涂鴉行為兩者之間尚無有效的平衡措施與解決路徑?!壁w春梅說。
記者發現,并不是所有公共場所都禁止涂鴉,有些地方的涂鴉還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北京798藝術區的涂鴉從一開始就被接受,從過去到現在,整個區域內不但出現了制作精良的墻體涂鴉,而且還因此成了當地藝術家與中外參觀者的聚集地。
許多地區街頭的井蓋變“景”蓋,上面有志愿者、專業人員等畫的垃圾分類、遵守文明、卡通形象等涂鴉畫,用更直觀、更新穎的方式去宣傳垃圾分類、文明引導、“五治”等內容。
近日,湖北武漢市武昌區中華路街道西城壕社區邀請轄區單位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65名學子,到網紅打卡點得勝橋區域,開展街頭涂鴉快閃。
統一規劃分類管理
包容合法涂鴉創作
在公共場所涂鴉,如何才是被法律法規所允許的?
“民事主體行使權利不應當損害他人利益,在進行涂鴉時應當考慮是否存在可能損害第三方利益的情況?!壁w春梅認為,涂鴉行為是否合法應結合該公共場所的區域功能定位確定,如政府行政部門、司法部門等嚴肅場合的外墻不適合涂鴉表達,涂鴉行為可以選擇在公園或者藝術街區等輕松的場所進行;關于涂鴉的題材,如傳播涉黃、暴力等都是被法律所禁止的。
有城管人員表示,按照規定,臨街的公共場所是不允許進行涂鴉創作的。如果在小區內涂鴉創作,在沒有糾紛的前提下,相關部門一般不會進行處理。如果是商業體,比如地鐵等出入口,只要不觸及法律紅線,創作者與企業進行溝通后可以創作。如果確實要在臨街公共場所的空間涂鴉創作,就需要向行政審批部門申請,比如市民在路邊看到的電箱披上了“涂鴉外衣”,都是經過相關單位批準后,按照統一風格進行設計的。
據了解,違法涂鴉的人一般會選擇天黑或者偏遠地區偷偷涂鴉,很難被抓到,即便涂鴉者被懲罰,后續的墻面復原和整治工作難度也很大。對違法涂鴉,如何才能有效治理?
趙春梅建議,城市管理部門對公共場所內的涂鴉區域進行統一規劃、分類管理,對可以進行涂鴉的集中區域單獨標識,并對墻面進行能夠重復涂寫、易清除的技術處理,以便后期維護。
馬麗紅認為,要加大文明合法涂鴉的宣傳力度,尤其是針對美院學生等人群,應進行必要的法治教育;對非法涂鴉的行為進行堅決查處,并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此外,還要給合法涂鴉預留發展空間,比如在一些藝術空間,應允許涂鴉,滿足涂鴉愛好者的創作需求。
“我國是一個倡導多元文化并存、強調文化自信的法治國度,涂鴉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不宜一概否定和抹殺,而應當納入法治和科學管理的軌道上來。同時,也要探索和加強對合法涂鴉藝術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讓涂鴉發揮其藝術價值,抑制其負面影響,彰顯多元文化的魅力。”馬麗紅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