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資訊:中青年患帕金森病概率增加 早診早治是關鍵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3-04-11 09:53:21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老年人,多在60歲以后發病。如今,中青年患帕金森病概率增加,醫生建議,對于帕金森病來說,早期發現、早期干預的意義十分重大。

        中青年患帕金森病概率增加


        (資料圖)

        近些年,越來越多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也被診斷出患上了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退行性疾病,由于大腦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經細胞退化變性所導致。我國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7%,隨著老齡化的加快,老年帕金森患者日趨增多。研究發現,近25%的患者發病年齡在65歲以下,5%~10%的患者發病年齡在50歲以下。近年來,中青年患帕金森病的概率也不斷增加。

        福建廈門的符女士今年54歲,2017年出現了不明原因的肢體僵硬無力,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之后,醫生診斷符女士患的是帕金森病。

        患者 符女士:左腳跟左手僵硬,我不會抖,就是僵硬,那時候吃藥還可以控制得住,后來實在控制不了,連說話都有問題,也不會走,坐在那里起不來。

        去年年初,經過手術治療,符女士的癥狀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目前,行動基本沒有太大的阻礙。

        帕金森早期癥狀包括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

        帕金森病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早期癥狀包括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其中運動癥狀包括靜止性震顫,也就是常見的“抖”,此外還有運動遲緩、肌強直、姿勢平衡障礙。

        中華醫學會老年分會神經病學學組委員 毛薇:比如說您在做一些精細動作,比如說寫字,系扣子、系鞋帶等等,發現自己的手沒有那么靈活了,動作變慢了。比如說先有癥狀的這側肢體會出現走路的時候,還沒有那么自然的擺臂。

        除了運動癥狀,非運動癥狀可能包括感覺障礙、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抑郁等表現。

        中華醫學會老年分會神經病學學組委員 毛薇:最有特異性是一種睡眠的問題,我們叫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就是在睡眠的過程中,出現跟夢有關的叫喊,或者說一些動作。

        病因有老化、遺傳、環境三方面因素

        專家介紹,帕金森病的病因有老化、遺傳、環境這三方面的因素。越年輕患病的患者,病因中遺傳因素占的比重較大。

        中華醫學會老年分會神經病學學組委員 毛薇:遺傳性的帕金森病,大概能夠占到帕金森病患者的10%到15%,環境的一些因素也是帕金森病因中的一個。有沒有除草劑、殺蟲劑的接觸史,有沒有重金屬的接觸史,有沒有一氧化碳中毒。

        此外,專家指出,還有一部分患者得帕金森可能與其他腦部疾病有關。例如,腦梗死之后造成的腦結構的損害可能會導致繼發性的帕金森綜合征,表現與帕金森病類似。

        早診早治是關鍵

        對于帕金森病來說,早期發現、早期干預的意義十分重大。 醫生介紹,防治腦動脈硬化,有助于預防帕金森病。如果是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慢性病的患者,要做好疾病的控制管理。

        除了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醫生建議,帕金森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進行規律的體育鍛煉,有助于延緩疾病的發展。

        (總臺央視記者 余靜英 廈門臺)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