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動態:自然資源部:以數字化推動國土空間治理模式變革

        中國新聞網 2023-04-12 12:43:55

        中新網北京4月12日電 (記者龐無忌)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負責人日前在解讀近日出臺的《國土空間規劃城市時空大數據應用基本規定》時稱,這是主動落實數字中國戰略、推進國土空間治理數字化轉型的具體舉措。自然資源部將以數字化推動國土空間治理模式變革。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實施行業標準《國土空間規劃城市時空大數據應用基本規定》。該《規定》適用于城市層次國土空間規劃時空大數據應用。

        《規定》有哪些主要內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述負責人介紹,《規定》確立了國土空間規劃城市時空大數據應用的總體框架,包括數據資源層、數據采集處理與質量控制層、典型應用場景、業務服務層。從數據資源層,規定了自然資源數據集、城市運行基礎數據集和城市運行流數據集3大類數據資源。在數據采集處理與質量控制層,規定了對各類時空大數據的采集要求、處理與質量控制要求、融合要求等。在典型應用場景方面,詳細規定了城市安全底線、人口結構、職住平衡、15分鐘社區生活圈、區域聯系等5個典型場景中重要指標的算法模型。在業務服務層,對驗證校核,依法保護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公益性支持國家層面決策應用等作出了規定。

        《規定》出臺有何意義?

        上述負責人表示,《規定》是國土空間規劃領域如何應用時空大數據的第一個行業標準。該負責人介紹稱,繼2021年3月發布國家標準《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技術規范》(GB/T39972-2021),指導全國依托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成統一的數字化規劃管理系統后,自然資源部就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時空大數據應用標準作出統一規定,標志著智慧規劃建設從“硬件端”開始走向“應用端”。雖然目前還是一個小的切口,但從中可以看出以數字化推動國土空間治理模式變革的決心。

        《規定》也是應用大數據輔助決策治理的積極嘗試。該負責人表示,近段時間,ChatGPT很“火”。從中更加深切地看到,大數據治理可能才是智慧社會構建的核心和關鍵。

        負責人說,自然資源部發布這個標準,只是著眼于規劃領域應用,在大數據治理方面邁出了一小步,規定的內容還比較基礎,但這里面傳遞出一個工作方向問題,希望能以這個標準為開端,引導規劃行業更加關注大數據、更多應用大數據、更主動地研究大數據,以業務鏈引領凝結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集中各方面優勢資源,形成突破規劃領域大數據核心技術的強大研發合力。

        《規定》還是逐步夯實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技術支撐的現實需要。上述負責人指出,要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預警評估預警機制,補上傳統監管方式的短板,實現“動態”,必須依靠科技,而核心還在數據。

        實踐中,負責人介紹說,基礎調查、遙感影像、手機信令、地圖導航、審批管理等時空大數據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監測、評估等工作中,也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算法模型、智能工具和數據集等。但是,由于數據格式、算法等不統一,經常會碰到“不同類型的數據,甚至同一類型但不同廠商的數據難以交互計算”“同樣的數據,不同單位計算得出的結論不一樣”等問題。因此,只有統一時空大數據應用標準,才能更加充分地發揮各個方面技術優勢,把更多的數據融合匯聚到一起,更加客觀精準地刻畫人們對國土空間的需求,更加科學有依據地預判趨勢,有效支撐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促進國土空間治理的精細化、差異化和智慧化。

        此外,《規定》還特別注重對具備強時間屬性的空間數據應用;特別強調個人隱私的保護;注重有效發揮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完)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