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看點丨【科普中國軍事科技】聚焦俄烏沖突:無人機蜂群在戰爭中究竟有什么優勢?

        光明網-科普中國 2023-04-24 18:45:30

        網友提問:無人機蜂群在戰爭中究竟有什么優勢?

        自俄烏戰爭以來,俄軍先后遭遇“莫斯科”號巡洋艦沉沒、克里米亞大橋被炸等不利戰事,隨后一度打得相當被動。痛定思痛之下,俄不得不切換作戰模式,開始對烏克蘭后方實施大規模空襲,自此俄軍無人機蜂群嶄露頭角。


        【資料圖】

        由卡車攜帶機動發射的沙赫德-136無人機(網圖來源)

        但俄羅斯無人機的數量和質量并不占優,因此從伊朗引進了沙赫德-136自殺式無人機,它們以蜂群形式游蕩在烏克蘭上空,四處襲擾,令烏軍苦不堪言,更讓烏克蘭民眾提心吊膽。面對俄無人機蜂群的威脅,烏軍絞盡腦汁,動用了高射炮、高射機槍、單兵防空導彈乃至突擊步槍等各種武器進行防空作戰,但收效甚微。

        究竟什么是無人機蜂群呢?這里先介紹一下沙赫德-136無人機。該機是伊朗革命衛隊2021年裝備的一款自殺式無人機(或稱巡飛彈),全重約200千克,機長3.5米、翼展2.5米,采用翼身融合三角翼結構,在尾部安裝方向舵控制航向,頭部安裝光電探頭和約30千克的戰斗部,由1臺日本制造的MD-500活塞發動機驅動,最大飛行速度為185千米/小時,航程在1000千米以上,采用慣性制導,能夠對較遠距離上的固定目標實施精確攻擊。

        沙赫德-136無人機從外形上看與以色列“哈比”反輻射無人機非常相似,但在飛行性能、抗干擾能力、制導方式等各方面都難以與“哈比”相比,只能說是一款相對低端的無人機,但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廉價量多,其單機制造成本據說只有2萬到5萬美元,非常適合大規模量產并大批投入實施集群作戰。實戰中,沙赫德-136通常以5架為最小出擊單位,在數百米高度巡航,利用低空蜂群模式很容易地滲透目前大多數防空系統。

        說到底,無人“蜂群”作戰是當前無人作戰領域正在發展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源自生物界中的群體行為。在生物群體中,個體的感知、行動能力有限,但遵循簡單的行為規則,卻能夠相互協作完成復雜的團隊活動,表現出分布式、自組織、協作性、穩定性等特點,這種通過“大量局部交互產生的全局行為”,形成了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正是受到生物群體行為的啟發,人們開始使用大規模、低成本的小型無人作戰平臺,以遂行集群偵察、干擾、打擊等任務,通過規模優勢提高整體作戰效能。

        總體來講,無人蜂群具有體型小、數量多、單價低三大優勢:一是體型小使其易于隱蔽突襲。由于雷達反射面積小,具有較強的低可探測性,對方難以遠距離探測,可有效壓縮敵反應時間,使對方來不及反應和進行攔截。二是數量多使其宜于發動飽和攻擊。由于大量不同功能類型無人系統的集群運用、協同作戰,造成敵防御體系在探測、跟蹤和攔截能力上的迅速飽和,從而因防空系統“應接不暇”導致體系癱瘓。三是單價低使其宜于大批量消耗作戰。相對于昂貴的防御武器,小型無人機具有很好的低成本優勢和較高的效費比,無人機蜂群可以不計損失地大量投入,使對方因難以承受非對稱消耗而造成持續作戰能力降低甚至作戰失敗。

        專家簡介:岳江鋒,畢業于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曾在軍中服役20余年。現為國營七八三廠技術專家、主任師,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

        出品:科普中國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作者:岳江鋒(軍事科普作者)

        科學審核:費伯禹(資深軍事內容編審)

        策劃:金赫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