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央廣網哈爾濱5月6日消息(記者馬俊瑋)立夏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夏天的開始。《歷書》曰:“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過后,天氣逐漸轉熱,悶熱的天氣會影響人們的生活習慣,黑龍江省青年名中醫、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未病中心負責人客蕊建議,立夏來到,養生保健的方法也要作出調整。
立夏節氣(央廣網發 來源:視覺中國)
養心調神
夏季與心氣相通,立夏以后,天氣轉熱,人之心陽過盛,出現心神不寧、失眠等癥狀,且機體的免疫功能較為低下,進一步引發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甚至可能發生猝死。因此,值此春夏之交,要格外重視精神調養,順應天氣變化,做好自我調節,重點關注心臟保養。尤其是老年人,應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有過激之處而傷心。每天午時,即11-13點可適當午睡,以養心氣。但午睡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
調護脾胃
立夏后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增酸減苦,調護脾胃。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果蔬類、谷薯類以及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的粗雜糧,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大米或薏米粥是不錯的選擇,體質弱的人還可加入一些紅棗或生姜,立夏吃姜有助于人體陽氣生發,緩解酷暑帶來的疲乏、厭食、失眠等癥狀,還可開胃健脾,增進食欲,防止肚腹受涼及感冒。同時,可適度增加酸性食物的攝入,以達到補腎助肝、生津止汗、開胃健脾、增進食欲的目的。如番茄、山楂、獼猴桃等略帶酸味的水果。
運動強體
立夏以后氣溫明顯升高,容易出汗,此時若怕熱貪涼,多吹空調,缺乏運動,反而會出現很多不舒服的癥狀。因此,此節氣宜適當地運動出汗,有利于調暢氣機。可選擇快走、慢跑、游泳、八段錦、太極拳等慢節奏的有氧運動,每周堅持4到7次,活動強度以不感到疲憊為宜,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汗出過多易損傷陽氣,所以在運動后應適當飲溫水或鹽水,補充體液。以減少心臟負荷,防止心肌缺血發作。但注意不要貪涼,不要喝冷飲,避免損傷脾胃陽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