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物流數字化推動產業降本增效和高質量發展

        光明網 2023-05-10 18:46:23

        5月8日-9日,以“因聚而生 眾志有為”為主題的“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2023”在深圳召開。作為華為戰略合作伙伴,中交興路亮相《物流新型基礎設施,助力行業數字化升級》發展論壇,中交興路副總裁張文宇以《聚力共盈,讓物流更簡單》為主題發表演講,解讀物流數字化轉型升級發展趨勢,分享科技賦能物流生態的實踐心得。


        (資料圖片)

        物流作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2022年我國社會物流市場規模達347.6萬億元,物流總費用達17.8萬億,同比增長4.4%。盡管物流行業大盤趨勢正處于穩健增長,但國內物流行業仍面臨大而不強的現狀,呈現出離散化和傳統化等特點。

        承載貨物運輸的運力多小散弱。全國貨車總量超1400萬臺,從業者超3000萬,體量龐大。但90%的運力為擁有5輛車以下的個體戶,龍頭企業少,離散度高,數字化程度弱,效率低下。近年來,國家推出網絡貨運平臺試點政策,鼓勵傳統物流公司向互聯網物流發展。目前中國已有超過2500余家網絡貨運平臺,整合社會零散運力超過590萬輛。

        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中,小微運力的數字化管理成為剛需,迫切需要技術賦能優化成本、保障運輸安全與合規。對于擔當貨主角色的生產制造企業來說,物流費用占比達到10%-15%,因缺少全鏈貫通,多式聯運連接成本高,運營流程非標化產生管理漏洞。對于政府來說,物流運輸是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撐,一方面需要科學治理,減少交通事故、緩解交通壓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統一的產業規劃,規避投入產出錯配、線下交易比例大等高風險問題,讓物流發揮更大的產業帶動和聯動價值。

        結合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在國家《“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的指引下,探索企業物流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解決之道是當務之急。張文宇表示,“我們要遵循物流行業發展規律,從信息化,到數字化,再到產業升級,以客觀的視角,探索物流數字化發展新機遇,未來只有打通‘企、貨、車、倉、站、人’,構建‘平臺+金融+車后+政策’多位一體的物流高質量服務體系,才能真正推動物流產業的降本增效。”

        當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正在成為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關鍵力量,以數字技術賦能,圍繞物流生態上下游數字化貫通與高效協同,為物流產業數字化變革提供新方向、新思路。

        作為中國領先的物流科技和服務平臺,張文宇在會上分享了中交興路依托AI、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科技賦能物流生態的實踐與探索。在數字化賦能上,中交興路打造的企業物流端到端全鏈路一站式服務體系,目前已助力山東鋼鐵、蒙牛等一批知名企業開啟數字化轉型。

        以與山東鋼鐵聯合打造的數字廠區業務協同平臺為例,自平臺上線后,幫助山鋼完成車輛排隊服務5萬余次,服務車輛4萬余輛。此外,平臺通過對車輛運輸情況進行實時管理,對路線偏移、異常停車的行為進行監控,并及時干預、預警,避免貨損的發生。

        與此同時,為保證廠內安全,降低安全隱患。山鋼根據車輛類型、入廠訴求,通過中交興路數字化廠區業務協同平臺,提前規劃目的地指引,防止車輛誤入危險區域,并且對危化品車輛及超速、套牌車輛等進行違規行為的管理,有效降低了廠內行車潛在風險,助力山鋼實現了可控的業務目標,極大優化企業經營效率以及管理模式,達到降本、提質、增效的效果。

        網絡貨運是數字交通發展中的重要形態,其飛速發展為物流行業帶來了良好的導向。中交興路基于網絡貨運發展契機和行業整合趨勢,與地方產業發展融合,通過完善系統建設+運營服務,實現基礎建設、運輸管理、財務管理、數據統計、運力管理、運費墊資、司機發票代開、代運營服務等內容的全面賦能。

        此外,在推出和建設一站式運營服務上,中交興路聚焦保險、金融、加油和ETC等服務,推動網絡貨運釋放“新動能”,致力于在2-3年內幫助物流企業降低成本10%乃至以上。

        未來,中交興路將持續深化企業物流、物流企業、物流服務、產業發展的可行性路徑,推動產業降本增效和高質量發展,同時,聚合流量、數據、研發、服務、資本五大賦能,聯合生態伙伴,以數字化和產業服務為引擎,做好物流生態服務的融合器、客戶需求的助推器和伙伴關系的鏈接器。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