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議:【加油!小鎮】村干部直播 “土貨”變“俏貨”

        央廣網 2023-05-11 09:49:31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編前語:特色小鎮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抓手,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深入挖掘江西鄉鎮建設在推動鄉村振興方面的新探索新成就,講述以特色產業帶動鄉村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經驗。央廣網江西頻道特別策劃推出《加油!小鎮》系列報道,展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動力,解讀江西新型現代鄉鎮發展之路。

        央廣網瑞昌5月11日消息(記者鄧玉玲)藍天白云之下,江西九江瑞昌市江家嶺之畔,沒有特制的背景,有的只是一汪清泉和一條寫有“南陽助農直播間”的紅色條幅。近日,一場帶貨直播在此開啟。就是在這個直播間,目前僅直播三場,就帶動價值近1.18萬元、共268單的“土貨”走出大山,流向市場,深受百姓點贊。

        助農直播現場(央廣網發 朱明芳 攝)

        “歡迎大家進入直播間,辛苦大家上點關注,下點贊,中間小黃車里轉一轉。現在請看,我手里的是我們南陽的干辣椒,口感特別好,手摸上去都是辣乎乎的……”正在帶貨的主播名叫李廣健,瑞昌市南陽鄉羅城村人,說是主播,其實有點牽強,他的本職工作是羅城村的組織干事、鄉村振興專員。剛到村里工作,曾經從事過銷售工作的他就想采取直播帶貨的方式,幫助村民賣“土貨”,但苦于不懂運營及具體操作流程,一直未有實際行動。2023年,他奔赴瑞昌市鄉村振興電商中心實地參觀學習,并向老師學習直播注意事項及物流處理等問題。隨后,又馬不停蹄,回村征求村民代表及村委會其他干部的意見,并梳理村里各類“土貨”的數量,商議價格。一切準備就緒后,4月16日,首場直播開始了,隨后又進行了第二場直播。

        村干部幫助村民賣“土貨”(央廣網發 范磊 攝)

        村里的干部在家門口直播帶貨,讓自己的干豆角、干辣椒、干筍子等“土貨”找到銷路,這讓村里的老百姓十分興奮。聽聞要收干辣椒、干豆角等土貨,村里的大爺大媽紛紛忙活起來,收拾自家“土貨”前往現場。數據顯示,廣大消費者最愛干辣椒及干豆角這兩類土貨,這兩類產品銷售額最高,在購買人群分布中60%為在外游子。李廣健介紹,羅城村的干辣椒和干豆角都已銷售一空,為做好直播,他們特意前往鄰村收購干辣椒及小河蝦等“土貨”,幫助山鄉百姓將“土貨”賣出去,變土特產為現金,讓老百姓一手交“土貨”,一手收現金,而這現金都是他們提前墊付的。

        這份高效既源于對土特產品質量的高度自信,更在于不辜負百姓的期待。李廣健介紹,目前他們的直播團隊有3個人,他自己負責現場直播講解,同樣為“90后”的村干周銳負責中控后臺操作,而“80后”村干王水花則負責保質保量收購老百姓的“土貨”。李廣健直言,因為3人都有各自的本職工作要做,加上各村的“土貨”數量有限,所以他們目前一周僅直播一次。未來,他們計劃由村里帶頭發展村集體經濟,采取村集體+農戶的方式種植辣椒、豆角等,并制作干辣椒、干豆角、紅薯粉等,進行量化生產,為長期性直播備足料,壯大村集體經濟。

        村干部在瑞昌江家嶺之畔開啟“帶貨直播”(央廣網發 陳娜 攝)

        村干開直播,帶動本村土特產銷售,這既是村干的擔當作為,更得益于瑞昌市鄉村振興電商中心正在推進的“村村播,家家富”助農直播項目。據該項目負責人許國琴介紹,目前在瑞昌市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指導下,瑞昌市初定賽湖農場蘇家墩社區、武蛟鄉、夏畈鎮百花村、南陽鄉羅城村、洪下鄉洪下村為首批試點區開展助農直播項目。5月上旬計劃開展助農直播培訓,培訓為期7天,致力于讓以村干部為首的種植戶、養殖戶、村戶等助農主播理解直播電商的底層邏輯,對直播有基礎認知,并且能獨立開播。后期,還將協助解決各村部賬號運營過程中的所有問題,最終初步形成孵化示范點,成立鄉鎮直播電商服務站,以專業合作社、農戶、快遞站為一體的直播電商落地服務,讓農業經營主體乃至農民成為“村播”,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解決農產品走不出去的問題,帶動農戶增收,解決鄉村再就業,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