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北岸剛察草原:小小油菜籽“種”出鄉村“振興路”_世界觀速訊

        中國新聞網 2023-05-23 14:51:36

        圖為合作社工作人員正在整理油菜種子。 張得存 攝


        (資料圖)

        中新網青海剛察5月23日電 題:青海湖北岸剛察草原:小小油菜籽“種”出鄉村“振興路”

        作者 張得存 李雋

        雖是夏日,但在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草原剛剛泛綠,哈爾蓋鎮的種植戶們正忙碌著播種高原油菜。

        “今年我種了2200畝油菜,政府協調農業部門提供了技術指導,免費給我們發放了有機肥料,預估今年收入70萬元,收成越來越好,日子過得也越來越好了。”哈爾蓋鎮塘渠村種植大戶李全祥說。

        近期,正是高原油菜種植的適播期,哈爾蓋鎮塘渠村一手抓“增減掛鉤”項目拆遷不放松,一手抓油菜種植不誤時,在油菜種植田間地頭,多臺播種機正在忙碌耕作。

        哈爾蓋鎮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依托資源稟賦,該鎮塘渠村放大特色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油菜種植產業,帶動了全鎮種植產業提質增效,促進了農牧民增產增收。

        圖為播種機正在忙碌耕作。 張得存 攝

        今年,塘渠村依托土地“增減掛鉤”項目,在現有5000畝耕地的基礎上,投入資金復墾土地631.8畝,建設種植基地3處,根據現有產業基礎,按照“支部+專業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油菜種植,將規模化種植的5600畝油菜基地與哈爾蓋鎮農產品交易市場相銜接,逐步形成“油菜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按照規劃、管理統一原則,全力打造油菜種植示范基地,在進一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也帶動村民致富。

        “我把我的土地流轉給了村合作社種油菜,每年村里給我流轉費用2萬元。除此之外,我還在村里的合作社打零工,一年也能掙2萬多元。”貢公麻村村民東日杰本高興地和駐村第一書記吉太加聊著近幾年的發展變化。

        吉太加介紹,哈爾蓋鎮貢公麻村盤活村集體2.23萬畝耕地,根據種植油菜籽收益較好的實際情況,村集體種植油菜4800畝,本村村民承包種植油菜1.75萬畝,以發展合作社規模種植、油菜籽加工等產業,初步形成了產加銷為一體的產業鏈,村集體經濟構成趨于多樣性,拓展了集體經濟發展空間。

        圖為高原油菜籽榨出的菜籽油。 張得存 攝

        同時,貢公麻村采用“合作社+脫貧戶”的模式,帶動村民就業,本村有能力的村民根據市場需求聯合成立了“農耕服務合作社”,通過運輸和播種,2022年增加個人收益40余萬元。2022年,貢公麻村合作社通過種植4800畝油菜收入173.5萬元,加工油菜籽收入4萬余元,村集體經濟總計收入1068萬元。

        目前,哈爾蓋鎮塘渠村和貢公麻村依托油菜種植產業,形成了以產業促崗位、以崗位促就業、以就業促增收、以增收助推振興的良好局面,保障好了村民“油瓶子”供給,“錢袋子”充實。

        結合塘渠村和貢公麻村的油菜種植產業推動集體經濟發展的寶貴經驗,哈爾蓋鎮將圍繞片區融合、聯動發展思路,持續強化土地、技術、人才資源整合,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產業,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以點帶面,拓寬鄉村振興“致富路”。(完)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