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死亡的梭子蟹能吃嗎?浙江慈溪的一名廚師鞏先生告訴了我們答案。鞏先生和同事吃了剛死沒多久的梭子蟹,原本是想一飽口福,可沒想到在吃完梭子蟹當晚開始腹瀉,后出現發燒、頭暈、頭痛、腹脹便秘等情況,又過幾天雙腿麻木無力,無法站立或直立行走。經杭州市中醫院檢查,確診為急性脊髓脊膜炎。
【資料圖】
圖源:微博
01 為什么死掉的螃蟹不能吃?
死掉的螃蟹體內微生物迅速繁殖,導致菌落數超標,有時還會產生組胺、尸胺、腐胺等有害的生物胺類物質,經過高溫蒸煮也無法完全消滅其中的微生物,這就容易導致人們拉肚子或者產生其他過敏性反應。
死之后的螃蟹可能會腐敗變質。螃蟹的蟹黃性腺、肝、胰腺的部分原來是一種半固體的性狀,死亡之后會呈現明顯的流動狀態。螃蟹死亡5小時之后,它體內的蛋白質或者脂肪會產生明顯的分解,蛋白質會分解成含硫的化合物,食用這些物質是有一定風險的。
圖源:攝圖網
螃蟹死后體內會出現組胺,人體攝入過量的組胺時就會引起食物中毒,導致毛細血管擴張,皮膚出風團疹(風疙瘩、蕁麻疹),也可能會出現血管神經水腫或者哮喘。特別嚴重的可以導致過敏性休克,血壓下降,呼吸循環障礙,意識喪失,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
02 死螃蟹不能吃,那么生腌海鮮可以吃嗎?
夏天到了,沿海的很多地方開始吃生腌海鮮。生腌海鮮就是把魚、蝦、蟹等海鮮或河鮮,用酒、姜、蒜等調料腌制,再冷藏或冷凍制作而成。
生魚片、醉蝦、海膽、醉蟹等憑借冰涼、酸辣的口感,俘獲了很多“吃貨”小伙伴的心,認為其肉質細嫩、入口即化,讓人越吃越想吃。
其實并不建議吃生腌海鮮,因為存在諸多風險隱患,其中最大的風險是得寄生蟲病。海鮮中會攜帶異尖線蟲、肝吸蟲等寄生蟲,如果未經嚴格的處理就直接生吃海鮮的話,這些寄生蟲可能會寄生在腸胃、肝臟、肺部甚至大腦中,對身體的影響是非常不利的,嚴重的甚至危害生命?。ǜ挝x可以在人體中存活二三十年!蝌蚪君就問你,怕不怕?)
異尖線蟲會引發惡心、腹痛、嘔吐以及一些強烈的過敏反應
圖源: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志
除了寄生蟲外,一些受到污染的海鮮中存在大量的細菌,如副溶血性弧菌、霍亂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不僅會導致上腹絞痛,還會腹瀉、嘔吐、發燒;霍亂弧菌會導致急性的嘔吐、腹瀉,嚴重時會引起脫水,甚至休克。
最后,生吃海鮮容易傷到腸胃。海鮮中存在的細菌容易對人們的腸胃帶來刺激,有些人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強大,所以可能對一些生冷海鮮無所謂;但是有些人的腸胃比較弱,吃生的海鮮就很容易出現胃疼以及腹瀉的情況,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導致腸胃出現一些疾病。
03 夏天到了,吃海鮮的正確方式是什么?
吃煮熟的海鮮,少吃生腌海鮮。海鮮煮熟后,體內的嘌呤核苷酸會因為高溫、水的浸泡減少很多。而且海鮮中可能攜帶很多病菌,如蛤類、牡蠣、蟹等可攜帶甲型肝炎病毒,有的還攜帶霍亂弧菌等,而高溫可以殺滅細菌。如副溶血性弧菌比較耐熱,在8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環境中才能被殺死,所以應將海鮮煮熟后食用。
吃海鮮最好不要搭配啤酒。絕大多數的海鮮都屬于高嘌呤的食物,大量攝入高嘌呤食物可明顯影響人體血尿酸水平,增加高尿酸血癥(HUA)的發病率。啤酒雖然本身含有的嘌呤量不高,但是卻含有較多的鳥苷酸,會在體內代謝產生大量嘌呤,進而使血尿酸濃度升高。不僅是啤酒,各類含酒精的飲料,如果過多飲用,也可能成為痛風高危人群的風險因素。
服抗過敏藥別吃海鮮。目前抗過敏藥主要都是抗組胺類藥物,它們都是針對過敏“元兇”組胺成分發揮作用的。高蛋白的海鮮富含組氨酸,它們在人體內組氨酸脫羧酶的作用下,形成大量的組胺。如果患者在服用抗過敏藥的同時食用海鮮,就會導致需要處理的組胺在體內越來越多,加重過敏癥狀。
痛風癥、高尿酸血癥和關節炎患者不宜吃海鮮。因為海鮮中的嘌呤過高,易在關節內沉積尿酸結晶,從而加重病情。海鮮含碘量較高,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應慎吃。過敏體質者應少吃海鮮,以免引起過敏,造成腹痛、腹瀉等癥狀。
資料來源:杭州中醫院、健康時報、科學辟謠、農視網、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志、健康廣東
整理:劉雪潔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