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網北京5月24日電(記者吉寧)記者從北京市“兩區”辦獲悉,近年來,京津冀通過開放聯動,一體化提升區域開放能級,開創了以創新鏈引領產業鏈、以投資鏈創造價值鏈、以要素鏈激活生態鏈、以改革鏈架起服務鏈的鏈鏈相通、互惠共贏的良好局面。
2020年,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獲批,該中心構建了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原創技術—成果產業化的全鏈條、多層次原始創新科研體系;組建了全產業鏈協同創新中心和知識產權基金,通過“項目+團隊”“項目+企業”“項目+集群”等模式,打造項目產業化內生機制等。截至目前,相關模式下累計實施科研項目213項,其中11項為首創;121項技術實現了轉化。
北京自貿試驗區積極推進京津冀三地產業協同,推動產業鏈強鏈補鏈,構建優勢互補的高端產業走廊。京東在天津成立云計算公司,中冶京誠攜手河北鋼鐵打造鋼鐵全流程數字化工廠,北京奔馳、京東方、舒泰神等近30家企業在津冀對接了約200家配套廠商。
北京大興機場綜保區是一個跨省域共建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大興機場綜保區不僅實現了跨區域市政公共資源系統的一體化管理,更實現了兩地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整體統一。未來,大興機場綜保區將打造“一個系統、一次理貨、一次查驗、一次提離”的區港一體化通關模式。
為推進京津冀政務服務三地互聯互通,2021年以來,北京會同津冀兩地政務服務部門,在三地自貿試驗區聯合推出179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的“同事同標”事項,包括行政許可、行政征收、其他行政權力、公共服務等4種事項類型,方便三地企業群眾。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來的開放協同探索中,京津冀三地還推進了高新技術企業資質三地互認、計量技術規范共建共享,首創了京冀跨省市土地征收協商聯動模式,搭建了跨區域產業協同平臺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