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央廣網西安5月30日消息(記者劉昱)5月30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布陜西清澗寨溝遺址等4項重要考古成果。
后劉家塔墓地發掘現場(央廣網發 陜西省文物局供圖)
陜西清澗寨溝遺址,位于陜西省榆林市清澗縣解家溝鎮寨溝村,地處陜北黃土高原腹心地區。在清澗寨溝遺址及周邊調查勘探中,發現9處高等級貴族墓地,包括3處共7座“甲”字形大墓,是陜北地區迄今為止發現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高等級貴族墓葬,屬于方國一級的墓葬。
綠松石銅鳥飾(央廣網發 陜西省文物局供圖)
考古調查勘探表明,墓葬南北向分布,墓室在北,墓道朝南,墓葬總長約40米,最長約68米,深13~18米。遺址包括大面積夯土建筑、大型墓葬、小型墓地、鑄銅遺存、灰坑等不同功能遺存,散布在相鄰的不同山峁上,是一處規模巨大、遺存豐富、要素齊全的商代聚落遺址,面積約300萬平方米。
卜甲(央廣網發 陜西省文物局供圖)
2022年,考古人員對墓地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共出土銅、金、玉、陶、石、骨、貝等隨葬品200余件,出土的大量青銅車馬器、玉器、骨器、漆器、龜甲與殷墟上層物質文化相同,反映了黃土丘陵地區與商王朝之間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對周邊地區的強烈影響。
玉鳥(央廣網發 陜西省文物局供圖)
據介紹,該遺址屬商代李家崖文化遺存,具有規模大、等級高、要素全、銅器點密集等特點,凸顯出北方黃土梁峁地帶中心聚落典型的“多峁一體”特征。該遺址的發現對研究殷墟時期商代政治地理架構,以及商文化核心區域與北部邊緣地帶的交流互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首次在晉陜高原發現了商代晚期的車馬遺存,為探索我國馬車的出現與車馬埋葬制度形成,提供了關鍵的證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天天新要聞】一男子向大熊貓潑水,終身禁入成都大熊貓基地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