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光明網訊 國家衛生健康委5月3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維護婦女兒童健康權益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司長宋莉在會上介紹,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全國孕產婦艾滋病、梅毒、乙肝的檢測率均在99%以上,艾滋病母嬰傳播率也由未干預時的34.8%下降到3%,大幅度減少了兒童的新發感染。
宋莉表示,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特別是推進出生缺陷防治服務的均等化,取得了積極進展。像神經管缺陷,通過在孕前和孕早期增補葉酸,包括像南方高發的地中海貧血,通過加強婚前保健、產前篩查和診斷等措施,重大缺陷的發生率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目前,國家衛健委正在積極從以下三個方面持續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作。
一是加強制度設計。通過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計劃,希望能加快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特別是涵蓋從婚前到孕前、到孕期、到新生兒和兒童各個階段更加完善的出生缺陷防治鏈條,推動出生缺陷防治服務能夠更加的普惠、公平和可及。
二是聚焦重點疾病的防治,力爭取得新進展。目前在出生缺陷的發病種類當中,高發第一位的還是先天性心臟病。所以,進一步將關口前移,特別是在胎兒期要加強產前篩查和診斷,像對高發先天性心臟病,將著力從胎兒期就開始進行產前產后一體化的管理和多學科的協作。
同時,強化科技支撐,“特別是基層進一步提升出生缺陷防治的服務能力,惠及更廣大的家庭,能夠使每個家庭都盡可能生育健康的孩子這樣的愿望得以實現。”宋莉說,我們國家婦幼健康事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然存在,特別是通過人工智能、遠程醫療包括信息化支撐等這些新技術的進展,助力我們國家中西部地區。(張夢凡)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今日報丨國家衛健委: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已累計約2.8億人次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