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兒童期飲食喂養的目的
(相關資料圖)
兒童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從幼兒期至青春期前,正常兒童每年身高增長5~7cm左右,身體的形態結構也持續發生變化。孩子在兒童期營養狀況、飲食習慣甚至可能影響到成年的終身高和成年后的體質狀態,因此,兒童期的飲食顯得格外重要。
兒童期飲食喂養有兩個重要的目的:
一是保證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兒童期除了需要保證日常活動的能量代謝供應外,還需要額外提供部分供生長發育的能量供應。對于長期慢性腹瀉及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兒童(慢性腹瀉可能導致患兒飲食營養吸收不良,反復患病可致身體能量儲備反復消耗),家長應注意監測孩子的體重和身高變化,積極治療原發病,保證飲食營養,防治疾病,保證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
二是讓兒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受益終身。成人的飲食偏好,飲食習慣大部分都是在童年期形成的,健康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慣會影響人的一生。反之,很多代謝性疾病,如肥胖癥,二型糖尿病,脂肪肝等很大程度是由于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導致的。因此,家長朋友們應該在孩子的這個關鍵時期,督促兒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樹立健康的飲食觀念。
二、肥胖兒童如何喂養
在人們的觀念里,肥胖癥與遺傳有很大的相關性,但在大多數肥胖患兒中,其實飲食習慣,不良的生活習慣,體育運動量不足也是導致兒童肥胖的重要因素。
在大多數的臨床案例中,臨床醫生和家長更多的關注點在肥胖兒童本身,往往忽略了孩子的飲食行為習慣其實和整個家庭環境和家庭成員的習慣密切相關。
因此,我們建議針對超重肥胖兒童的健康飲食行為模式指導應該同時應用于整個家庭的相關成員,而不僅僅是超重肥胖兒童。該類兒童如何喂養呢?我們提供了以下幾點建議:
1、照顧者應多提供低熱量,營養豐富的食物。
2、減少屏幕時間:2歲以內不建議看手機看電視;2~5歲的兒童,每天屏幕時間1小時。
3、少喝含糖飲料,不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多喝白開水。
4、合理選擇零食:零食作為主食的補充,往往有很高的含糖量和熱量。建議兒童多食用健康零食,比如新鮮的水果、奶酪、牛奶、酸奶。
5、保證睡眠:22:00點前入睡。
6、晚餐少吃,睡前不吃。
三、消瘦兒童如何喂養
和肥胖兒童喂養的策略相反,關于消瘦兒童的喂養,家長們更關心的是如何讓消瘦、厭食的兒童多吃。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其喂養策略也有部分差異,對于嬰幼兒來說,如何讓孩子接受健康富含營養的食物是家長的一項重要挑戰。有研究表明,25%的3歲以下孩子母親在判斷兒童是否喜歡某種食物之前僅給孩子提供1~2次接觸該食物的機會,50%的母親提供了3~5次食物。
其實,絕大多數兒童可能并未充分接觸和接受新食物。家長朋友們要相信,孩子們的食物偏好是可以改變的。在父母沒有強迫的情況下,兒童接觸食物8~10次后,這個食物可能就會被孩子接受。
家長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長期的堅持和耐心,理解這是一個正常的接受食物的過程。不要強迫兒童進食,對兒童嘗試新食物時應該適時鼓勵,朗讀與食物有關的人物和故事,必要時可使用一些蘸醬來幫助兒童接受新食物。
兒童從幼兒期步入學齡前期時,他們會更多的關注進食環境的變化,尤其是進食的社會交往功能。通過觀察成年人和其他兒童進食并與他們互動,學齡前兒童會很快學會和養成良好的飲食行為習慣(通過模仿)。父母和其他人(如老師、同伴等)進食的方式、偏好都對兒童的進食行為具有重要影響。到了學齡期,兒童記憶和邏輯思維能力明顯提高,可以向此期兒童介紹基本的營養概念以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飲食行為習慣。
四、兒童需要吃復合維生素嗎
對于一個身體健康和飲食多樣化的兒童來說是不需要額外補充復合維生素。家長朋友們需要注意的是,復合維生素也是藥,大劑量攝入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對身體有害。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部分兒童可能可以從復合維生素中獲益:
1.厭食、胃口不佳以及嚴重挑食、偏食的兒童;
2.患慢性疾病的兒童(結腸炎、肝病等);
3.發育障礙的兒童;
4.來自食物來源受限的家庭的兒童。
五、喂養指南
1.在家中提供各種健康食物同時限制不健康食物;
2.設置良好的進餐環境,包括適當的進餐用具(椅子、桌子、餐具、杯子等),不應有分散注意力的東西(如屏幕媒體等);
3.家長自身要成為孩子的榜樣;
4.食物應該反復多次提供給兒童(8~10次),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5.避免過度控制兒童的進食行為,包括壓力、脅迫和極端限制等。
參考文獻
羅納德·E.克雷曼,弗蘭克·R。格里爾.兒童營養學[M],第八版,申昆玲主譯,科學出版社,2022
作者:馬佳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審核專家:吳力群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任
編輯:武玥彤 謝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遼寧阜新突發龍卷風房屋受損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