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通常起源于胃上皮細胞,其確切病因尚不明確,但基因遺傳、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酗酒等因素可能會增加患病風險。面對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胃癌,該如何為患者制定精準化的治療方案?胃癌的治療方法會給患者帶來哪些獲益?第二屆“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胃癌領域杰出貢獻專家、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內科主任醫師駱卉妍、第二屆“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胃癌領域杰出貢獻專家、江蘇省人民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陳曉鋒做客人民好醫生客戶端直播間時,分享了相關經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胃癌具有遺傳傾向,有家族史的人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2-3倍
胃癌的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但近年來呈現出年輕化傾向。胃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最常見的病因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癌前病變、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飲食因素等。
陳曉鋒補充道,目前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胃癌發病率農村高于城市,這與食用腌制、煙熏的食物頻率和每日食鹽量有很大關系。“建議大家重視體檢與篩查,尤其是上述的高危人群,要定期進行胃鏡檢測。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話,建議盡早接受幽門螺旋桿菌的根治治療。”
針對不同類型和分期,治療方式會有很大的差別
駱卉妍介紹了臨床中常用的治療方法。
1、早期胃癌:大多數早期胃癌患者通常狀況良好。可通過胃鏡進行微創治療,一般早期胃癌術后不需要做化療等輔助治療。
2、進展期胃癌:以手術治療為主。根據患者的病情,可進行3-4個周期的新輔助化療后,進行手術治療,術后繼續進行化療。
3、晚期胃癌:可進行免疫治療、化療、靶向治療、生物學治療、中醫中藥治療等。如患者出現遠處轉移或梗阻癥狀,可選擇對癥治療的姑息性療法。
對于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療,化療聯合免疫治療的應用,會給患者帶來哪些獲益?
免疫治療對胃癌患者帶來的獲益,對晚期患者表現是尤為明顯的,陳曉鋒介紹,首先表現在效率的提高,單純的化療客觀緩解率只有40%,而免疫聯合化療可以到 50%-60%,甚至可能提高到70%-80%,而中位的生存時間,從原來的13個月,可以提高到19個月。
而非常重要的是,以前臨床醫生不會跟晚期胃癌患者跟患者探討長期生存、臨床治愈的可能。而免疫治療的出現,使得大概有10%到20%的患者,可能獲得長生存。
“更重要的一點是,免疫治療+化療的方法,使得晚期或出現轉移性病變的患者,擁有手術的可能。可以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減輕心理與經濟負擔、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陳曉鋒補充道。
實現胃癌診療的精準化,離不開這兩方面
近年來治療手段不斷發展,臨床中如何為患者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實現胃癌診療的精準化,陳曉鋒分享了相關經驗:
第一,要有精準的臨床分期。胃癌是一個空腔臟器的腫瘤,較難進行準確的局部分期。因此除了常規的增強 CT 外,通常建議患者同時進行超聲內鏡與核磁共振,來進一步的精準分期,必要時還需要用腹腔鏡的檢查。
第二,要有精準的病理分型。胃癌有多種多樣的病理類型,不同的病理類型也會決定不同的治療方向。此外,進入分子治療時代,更注意患者的分子標志物的檢測,比如說HER2,MSI-high,PD-L1,MET,Claudin18.2,FGFR2b 等等。陳曉鋒說,“大多數公眾可能并不懂這些指標代表了什么,我想通過這些名詞告訴大家,在我們胃癌的診療過程當中,有很多分子標志物要用免疫組化或者基因檢測的方法去做檢測,這樣我們才能制定好最佳的治療策略。”
推動胃癌治療前沿發展,臨床科研是關鍵
在胃癌診療領域,前沿進展的不斷涌現,離不開臨床科研的創新。駱卉妍指出,要真正給患者帶來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光有臨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把臨床科研加上去,只有這樣才能推動腫瘤治療前沿的發展,進而推動整體醫學的發展。”陳曉峰也認同這一點,他補充道,在臨床科研的進行中,臨床醫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出和解決患者臨床需求的關鍵。他所在的團隊基于臨床觀察,在晚期胃癌患者中開展了一項多中心研究,證實了替雷利珠單抗+安羅替尼+XELOX化療方案可進一步提升療效,使患者獲得長期生存。
院外管理更重要
駱卉妍認為,院外合理的管理和調整,對于提高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經濟和心理負擔,會有非常大的幫助。通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注重飲食。胃癌術后患者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建議少食多餐,避免難消化的、太油膩的、生冷或刺激性的食物,減輕胃腸道的負擔。
第二,適當運動。合適的運動方式與運動量不僅可以緩解身體疲勞,促進身體健康;增強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還可以改善精神狀態,有助于后續治療。
第三,定期隨訪。有些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會出現惡心、嘔吐、血小板下降、白細胞下降等不良反應,此時需要及時跟醫生溝通交流,做相應的檢查。駱卉妍表示,“及時且積極的治療,一般來說可以較為安全地解決并發癥,對患者的連續性治療有非常大的幫助,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第四,家庭關愛。家屬要盡可能的更關心病人,合理規劃患者的飲食、日常活動等,愉快的心情才能讓病人有更好的戰勝疾病的信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