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北京時間6月21日22時58分迎來夏至節氣。該時節天氣炎熱,暴雨頻繁。夏至日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是北半球夜最短、晝最長的日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五月中,夏,假也,至,極也,萬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極也”。夏至時節,萬物生長發展到了極致,草木繁茂,鳥獸壯大。對于農人和地里的作物來說,冬小麥剛剛收獲,北方的夏玉米和南方的水稻正值旺盛的生長期。此時溫度高、日照長,植物的需水量大,水熱同季將非常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作為最早被確立的節氣之一,夏至著有“鹿角解、蜩始鳴、半夏生”三候。這三候反映了夏至日什么樣的氣候特點?植物生長正值旺季,夏至有哪些特別的農事活動?本期科普中國智惠農民《二十四節氣話農事》節目,邀請中國農業博物館農業歷史研究部二十四節氣研究中心主任唐志強,聊一聊夏至,一起走進夏天中最炎熱的時節。
科學顧問:唐志強? 中國農業博物館農業歷史研究部二十四節氣研究中心主任
監?? 制:戰? 釗、廖丹鳳
策?? 劃:宋雅娟、涂子怡、武玥彤
編?? 導:涂子怡
上線文案:張柳艷
聯合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農業農村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中國農學會、光明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