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長江水質持續向好!干流全線連續3年達Ⅱ類水質

        光明網 2023-06-29 17:34:59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光明網訊(記者 張佳興)“2023年1-5月,長江經濟帶水質優良斷面(Ⅰ-Ⅲ類)比例為94.0%,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6月29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長江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干流國控斷面連續3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

        2022年9月,生態環境部等17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實施《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明確“十四五”時期長江保護修復四大攻堅任務和六項保障措施。《行動方案》發布后,各地各部門扎實推動長江保護修復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截至目前,長江經濟帶88.2%的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完成定界立標,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治理成效得到鞏固,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穩步推進。累計排查6萬公里河湖岸線,查出入河排污口8.5萬余個,解決污水直排、亂排問題4.2萬余個。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建成1703座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解決污水管網不完善、設施運行不正常等問題752個。存在環境問題的1164座尾礦庫中,1054座完成整改,及時消除了一批環境風險隱患。江蘇、江西、湖北、湖南、貴州等沿江5省份印發實施總磷污染控制方案,強化磷污染綜合治理。

        “多地勇擔重任,積極探索,形成了可供多方參考借鑒的先進經驗。”劉友賓介紹,如上海市寶山區通過“科技+人工”多措精準溯源、“政府+企業”多元精準治污、“技術+制度”多維精準賦能,先行先試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推動水環境質量穩中有升。湖南省通過實施洞庭湖總磷攻堅行動,突出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等7項重點任務和1項“禁磷限磷”專項行動,取得湖體總磷濃度大幅下降、生態質量不斷提升的顯著成效。重慶市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著力建設“巴渝治水”水環境大數據應用系統,以數字賦能智慧治水,以數字管水全面提升水環境管理效能,為水環境質量改善提供“數字”保障。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