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算力總規模快速增長,已位居全球第二位。到2025年,全國數據中心算力將達到2020年的3.3倍,加快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已成為保障資源環境可持續的基本要求。
“當前AI服務器需求暴漲,但80%-90%的數據中心依然采用風冷散熱,盡管數據中心節能政策頻出,液冷投入成本下降,但液冷升級中仍存在著多重困難,不同行業問題也各不相同。”6月28日,寧暢召開媒體溝通會,寧暢總裁秦曉寧宣布推出了“無憂煥液計劃”,解決實數據中心升級問題,推進液冷從“奢侈"邁向"普惠”。
【資料圖】
算力高速發展為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帶來重要意義,但作為其物理承載的數據中心,則像一個個不冒煙的鋼廠,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帶來高能耗。
在此背景下,《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文件對推進綠色數字中心建設作出部署,包括“加快推進數據中心節能改造,持續提升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到2023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
因此,綠色低碳已成為數據中心建設的新標準。液冷憑借其在制冷領域節能降碳的突出優勢,成為數據中心建設省級的重要選擇。當前,液冷技術主要包括間接冷卻和直接冷卻兩種形式。前者指的是通過冷板式液冷,將金屬水冷板直接貼合CPU和GPU上面,通過液體流動將熱量帶出來,后者則是浸沒式液冷,將服務器主板直接浸泡在電子氟化液中,當CPU工作溫度上升,將周圍的冷媒溫度加熱產生汽化相變,相變過程中,冷媒吸收大量的潛熱。
和傳統的風冷技術相比,液體導熱能力是空氣的25倍,同體積液體帶走熱量是同體積空氣的近3000倍;其次,同等散熱水平時,液冷噪音水平比風冷噪音降低20-35分貝。在耗電量方面,有數據顯示,液冷系統約比風冷系統節省電量30%—50%。
技術雖好,但在“風”轉“液”過程中,傳統數據中心仍面臨諸多挑戰。寧暢副總裁趙雷介紹,過去液冷升級存在三道難關。技術難,風轉液冷首先要考驗包括復雜部件液冷適配、漏液可靠性等在內的綜合技術。建設久,液冷升級涉及樓體、空間改造等多個環節,周期長,產業鏈協同性較弱。成本高,用戶傾向于關注初期建設成本,往往忽略了液冷釋放的性能帶來的業務效益與節能效果。
圍繞這些難題,寧暢推出了3個對應的解決方案。秦曉寧介紹,針對無法規模部署的數據中心,寧暢團隊可在24小時內實現風冷服務器節點內的液冷改造以及液冷機柜升級,該方案可免機房部署,對比同型號配置全新機器,成本降低90%,性能提升10%。
對于對液冷有強烈需求的用戶,如互聯網、金融、科研、運營商等,寧暢提供升級版,即全棧液冷模塊化解決方案,可提供全套基礎設施定制,通過模塊化預制、積木式組合,讓不同行業的客戶能按需搭配,實現最優TCO。
對節能需求高預算充裕的用戶,寧暢浸沒液冷全系統方案,基于對浸沒液冷服務器及其相關配套設施的改造升級,數據中心可實現20%極致性能提升,30%極致節能效果優化。
“以大型數據中心為例,我們的風轉液冷方案5年將為數據中心節省1億能耗成本。”秦曉寧表示,“無憂煥液計劃”的發布,是寧暢幫助數據中心降低液冷升級門檻,實現綠色與算效同步升級,走向“普惠”之路的重要一步。(宋雅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