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5日消息(記者 龐婷 朱冠安)打開“元宇宙任意門”,去往任何想去的地方;戴上智能安全帽,突發危險一鍵報警,還能實現音視頻對話;刷下手掌就能乘車,掌心里的科技讓生活更便利……
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于7月4日至7月7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7月4日,央廣網記者來到精品主題展展區探營,展區110家企業同臺競技,展示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最新成果。
京津冀展區(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精品主題展以“數字創變、智展未來——數字經濟創造美好生活”為主題,遴選展示國內外數字經濟產業的重要成果,重點打造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安全、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專題展區,通過“點亮數字通道-鏈接數字世界-打通區域協同-數智美好生活-護航數字安全-暢想數字未來”六大主線串聯整個展示區,深入描繪數字世界的現在和未來,觀眾可體驗數字技術在政府服務、社會發展、企業生產、群眾生活等方面的無窮魅力。
數字技術讓文化遺產更具活力
“通過‘元宇宙任意門’,可以穿越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一家來自朝陽區的企業展位前,吸引了大批觀眾圍觀體驗。一名觀眾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戴上VR眼鏡、穿上馬甲,踏上VR萬向跑步機,走進1:1復刻的北京天壇祈年殿內部,近距離領略中國斗拱設計的魅力。
觀眾通過“元宇宙任意門”走進天壇祈年殿(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以前只是聽說過元宇宙,今天體驗過之后,感受到元宇宙可以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剛剛體驗完的雷女士仍舊沉浸于元宇宙任意門的奇妙體驗中。
除此之外,這款設備在3平方米的空間,還能實現虛擬世界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及前庭平衡感覺“六感”的真實還原,打破空間限制,幫助用戶自由穿梭于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工作人員介紹,目前,STEPVR元宇宙任意門已經應用于數字體育、文旅、實訓、運動、影視娛樂、工作、學習和社交等領域。
騰訊展位則將北京中軸線和敦煌莫高窟“搬到”了云端,通過數字孿生、云渲染、游戲引擎等技術,觀眾可以沿著時間軸見證中軸線綿延不斷的歷史變遷,也可以“走進”藏經洞內,感受壁畫、彩塑的藝術氣息。
數字技術正在助推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利用上不斷發力。
數字技術讓生活更便利
觀眾體驗“刷掌乘車”(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騰訊展位的微信刷掌閘機前不時有觀眾前來體驗。工作人員介紹,它采用“掌紋+掌靜脈”AI識別技術,能夠滿足無介質、非接觸、高便捷、高安全等復雜環境需求。目前,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已經正式上線使用“刷掌乘車”。
美團的自動配送車(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美團的無人機、自動配送車、智能配送站等數字技術主導的服務產品,呈現美團在數字化生活服務領域的理念和成果,尤其是在科技創新驅動下,本地實體結合數字經濟不斷給消費者帶來新的業態體驗。
央廣網記者體驗智能安全帽(央廣網發 趙晗 攝)
中國聯通帶來的一款智能安全帽也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這款智能安全帽利用物聯網、AI語音、北斗定位等技術,將無線模塊、GPS定位、攝像頭集于一體,讓安全帽不僅能定位、拍照、視頻通話,還能監測體征,當使用者發生跌倒或遇到前方有物體墜落時,智能安全帽都會發出預警,并實時反饋給后臺系統,工作人員將及時開展救援支援工作。
一名觀眾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體驗AR智慧運維(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在工業領域,AR智慧運維展示了京東如何為運維人員裝上“千里眼”“順風耳”:基于京東工業互聯網平臺+AI算法引擎,利用增強現實技術,通過將設備故障樹和排查策略植入AR眼鏡,系統可在對現場狀況進行圖像識別后計算故障原因的發生概率并進行排序,指導作業人員快速定位故障原因,后端算法還會借助機器視覺、語音識別等技術提示操作流程,輔助運維人員打破空間及時間限制,提供多專家遠程在線指導、賦能一線工程師居家運維工作中的復雜問題。
為數字經濟筑牢數據安全底座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數據安全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底板工程”。
汽車仿真平臺漏洞攻防演示(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在數字安全展區奇安信展位前,一場汽車仿真平臺漏洞攻防演示引起廣泛關注。觀眾坐在駕駛艙,面前的大屏幕實時模擬現實路況。警報聲響起,黑客在后臺展開攻擊,車輛失去控制,車門、方向盤、油門剎車均失控,車門異常開關。在緊急情況下,車聯網安全防護系統收到告警信息,對非法流量和異常接入設備進行阻斷和控制,并且標記該設備,防止異常流量或設備的再次入侵,使車輛恢復正常行駛狀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南京:騎車少年大橋暈倒 公交司機“筑墻”守護|天天新資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