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家:京津冀需警惕滯后的次生災害

        央廣網 2023-08-02 11:38:43

        央廣網北京8月2日消息(記者黃玉玲)截至8月2日,距離臺風“杜蘇芮”登陸福建已經過去了5天,雖然它早已停編,但是其殘余環流不僅在京津冀地區制造了70多個小時的極端強降雨,而且正在將雨水帶向東北地區。


        (資料圖)

        這場雨究竟有多大?未來是否還會影響京津冀地區?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對此進行解讀。

        本次降雨遠超北京“7·21”特大暴雨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7月29日8時至8月1日7時,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趙莊梁家莊站累計降水量達1003毫米,對于年平均降水量約500毫米的邢臺,這意味著幾乎在三天里下了大概兩年的雨量。這個降雨量甚至超過了臺風“杜蘇芮”登陸時在浙江造成的861毫米最大降水量。另外,北京地區有兩站累計降水量超過700毫米,遠超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極值541毫米。

        京津冀降水實況(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

        而太行山、燕山沿山地區,更成為降水集中地。7月29日8時至8月1日17時,此次過程區域內最大降水量1003.3毫米(河北臨城縣),最大小時降水量111.8毫米(北京豐臺區,2023年07月31日11時);25站突破月極值,16站突破歷史極值,主要出現在山東、河北、河南等省份;50、100毫米以上站數分別為5726、3506個,50、100毫米以上降雨面積分別為31.9、17.4萬平方公里。

        此次華北強降雨極端程度可見一斑。馬學款表示這次降雨極端罕見,在他看來,從五個方面可以體現此次降水極端性:強降水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大、累計雨量大、局地降水超極值、地形分布特征明顯。

        京津冀需警惕滯后的次生災害

        1日起,華北極端強降雨開始減弱,局地仍有中到大雨乃至暴雨。但現在還不能放松警惕。

        “未來幾天,整個華北北部,包括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這一帶,陣雨、雷陣雨天氣較多,且局地對流較強,可能還會出現局地暴雨。”馬學款提醒,雖然降水總體在減弱,但受前期強降水影響,次生災害具有滯后效應,未來一段時間仍需高度警惕。

        專家表示,強降水正在發生時,雨水順著土壤孔隙或石縫向下滲透,土石結構不再緊密,且長時間的浸泡使土體飽和、軟化,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各類次生災害風險同時存在;當降水減弱甚至停止后,突發性的泥石流、山洪風險會減弱,但雨后陽光照射將蒸發大量土石中的水分,使得土石層松動,極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

        2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臺風藍色預警、大風黃色預警、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

        河北省氣象災害防御和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張娜說:“要及時關注天氣預報預警信息,不要在出現強降雨時或降雨剛結束后前往山區,特別是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域活動。”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