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內蒙古天藍草綠、景色宜人,喜迎首個全國生態日的到來。8月6日,以“揚傳統文化,誦生態之美”為主題的2023“詩e中國行”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拉開序幕。
采風團于7日—11日先后赴烏蘭察布市、錫林郭勒盟、鄂爾多斯市等地開展生態環境采風活動,探尋生態文化足跡,傳播生態價值觀念。作家、詩人、書法家、攝影師、媒體人等以獨特的切身體驗,充分挖掘內蒙古生態文化,用心用情用力創作反映當地歷史人文、自然生態以及具有生態責任和生態審美的優秀文藝作品和生態文化精品,為內蒙古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持。
(資料圖)
(攝影/閆宇辰)
列入“國家濕地保護行動計劃”的岱海波光粼粼,隨著岱海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的實施和岱海應急補水工程的全線通水,今日的岱海水質得到明顯改善,水面面積達46.6平方公里,流域內植被覆蓋率從治理前的68%增加到現在的70%,鳥類由治理前的68種增加到現在的91種。
(攝影/張佳興)
《舟泛岱?!?/strong>
舟載平湖闊,波光入眼新。
青山明作畫,岱海燦如銀。
風過蒹葭里,云同鷗鳥鄰。
天淵安可渡,到此問迷津。
(作者系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中華詩詞雜志社常務副主編林峰)
位于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東北角的寶格達烏拉國家森林公園內自然植被處于森林向草原過渡的地區,森林與草甸、草原交錯分布。林場主要以天然白樺次生林為主,森林覆蓋率達46.98%,形成了草原上原生態“天然氧吧”。
(作者系榮寶齋畫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崔偉,圖片攝影閆宇辰)
初秋時節,東烏珠穆沁旗草原成為碧綠的海洋,彎彎曲曲的乃林河穿行其間,牛羊星星點點散落在河邊,美不勝收。
(攝影/張佳興)
《乃林河》
乃林何曲水何長,
秋色撩人草亦香。
恰似桃花源里事,
漁舟斜照兩微茫。
(作者系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中華詩詞雜志社常務副主編林峰)
鄂爾多斯杭錦旗庫布其沙漠億利生態示范區經過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從“死亡之海”到綠色家園,從人沙博弈到人沙和諧,一舉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地。幾十年來,黃與綠在這片大地上交織,奏響壯闊的樂章。
(攝影/閆宇辰)
《庫布其七星湖》
七星湖畔草連天,
沙漠綠洲飛眼前。
山水林田皆壯美,
此間生態自居先。
(作者系榮寶齋畫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崔偉)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采風期間,由中國環境出版集團發起的“青山書角”落地烏蘭察布市、錫林郭勒盟和鄂爾多斯市,精選生態環境類書刊百余種,涉及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等方方面面,為到訪的各方人士提供閱讀服務,打造滿足多層面需求的生態文化閱讀平臺。
(攝影/閆宇辰)
《青山書角遐想》
隨處青山可讀書,晴光野色俱相呼。
如煙碧草留佳想,似海黃沙作壯圖。
燈火三更情未了,關河匹馬意何如。
但知世上千金價,難買坡翁滿腹珠。
(作者系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中華詩詞雜志社常務副主編林峰)
“詩e中國行”于2019年5月正式啟動,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指導,中國環境出版集團發起,《環境保護》雜志社主辦,旨在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