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記者從云南省林草局獲悉,今年黃脊竹蝗于6月18日跨越邊境線從老撾本怒縣、豐沙里縣直接進入云南江城牛洛河自然保護區,隨后在7月24日遷飛規模達到最大。部分種群可能向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紅河州綠春縣遷飛。截至8月17日,云南3004.5畝林地受到黃脊竹蝗不同程度損害,危害程度以輕度為主,尚未成災。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近日聯合普洱市林業和草原局、江城縣林業和草原局派出工作組赴老撾豐沙里省實地開展黃脊竹蝗蟲情調查,工作組分析2023年黃脊竹蝗遷飛入境規模超過2021年、2022年概率較大,超過2020年規模的概率較小,中、小規模持續、多批次遷飛入境的概率較高。
黃脊竹蝗是網翅蝗科竹蝗屬的一種昆蟲,俗稱竹蝗、蝗蟲。每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于5月份開始孵化,若蟲期55-57天,7月開始羽化成蟲,8月中旬為產卵盛期。其世代僅有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若蟲無翅,主要靠跳躍進行活動,稱跳蝻。云南普洱市2020年7月曾出現黃脊竹蝗入侵,累計發生面積近10萬畝。因黃脊竹蝗遷移速度驚人,破壞力強,若蝗情得不到控制,將導致嚴重的莊稼破壞、農業減產等問題。為了有效地從源頭進行防控,云南省江城縣從6月12日起,派遣專業人員、作業車等前往老撾豐沙里省開展聯合布防。堅持關口前移,組織工作隊進入老撾開展蝗蟲消殺,并在境內組織多股力量利用無人機和人工進行噴藥消殺。目前,入境黃脊竹蝗已經得到及時有效控制。(總臺記者 張如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