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光明網訊8月23日,自然資源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1-7月份地質、海洋災害情況及“七下八上”地質和海洋災害防治工作情況。
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司長熊自力介紹,今年1-7月,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132起,避免了1606人的可能因災傷亡。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1243起,發生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地質災害26起,造成5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約26794萬元。
“七下八上”歷來是我國每年防汛的關鍵期。據氣象部門統計,今年7月16日至8月15日,我國暴雨區域集中,極端性強,全國共出現7次暴雨過程,華北、東北分別遭受3次暴雨過程襲擊,其中華北多地日降水量破歷史記錄。熊自力表示,自然資源部全力做好“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特別是臺風“杜蘇芮”和“卡努”登陸前后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和海洋災害防御工作。
一是加強研究部署,強化事前防范。組織召開了2023年全國“七下八上”關鍵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調度部署視頻會議;印發《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當前地質災害防范各項工作的緊急通知》。部署受臺風“杜蘇芮”“卡努”影響地區的地質災害防范和海洋災害預警預報措施;8月8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臺風“卡努”海洋災害應對工作的通知》,要求部屬各有關單位進一步做好臺風“卡努”海洋災害防御工作,加強值班值守,強化應急備勤。及時派出專家工作組,針對重點隱患區,加強對地方海洋災害防御的指導;實行信息零報告制度,第一時間報送災情信息。
二是加強會商預警,強化防御響應。地質災害防范應對方面:“七下八上”特別是臺風影響期間,組織有關地區召開2次視頻會商調度會,研判北京、河北、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等地的地質災害風險發展趨勢,分析防范重點區域,及時啟動和調整防御響應等級,研究針對性防范措施。
三是加強培訓演練,強化排查轉移。今年1-7月,全國共開展地質災害演練88113場,培訓58820次,參加人數分別達283.5萬人·次和233.6萬余人·次。指導各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緊盯重點時段和重點區域,強化巡查排查,指導避險轉移,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記者 張佳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為革命老區科技教育注入新活力 “機器人老師”將走進多所小學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