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之前,我國的各大銀行的利率,都是與央行的基準利率保持的大致相同。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那時儲戶選擇存錢時基本上不會選擇一些指定銀行。都是選擇就近的銀行去存錢,因為那時的銀行利率都是相同的,去哪個地方存錢都一樣。
但自從2015年之后,我國實行了市場利率化的政策。每家銀行都有自主權上浮基準存款利率。全國4000多家銀行都開始市場利率差異化。銀行開始自主上調存款利率,以達到吸收儲戶存款的目的。也就是這時候,儲戶在存款時開始選擇銀行,選擇存款產品,為的就是提高銀行存款利率。
但是有的銀行上浮力度比較高,吸收的存款較多,有的銀行上浮的力力較小,吸收到儲戶存款的效果也就一般。但對于銀行來說是不愿意上浮利率的,這樣會影響到銀行的收益。但對于儲戶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政策,儲戶能在存款時相互比較之后,選擇一款合適的存款產品。畢竟,誰面對銀行高利率都是很喜歡,也沒人跟錢過不去。但根據標題所說,銀行存款利率3.95%卻沒有儲戶存款,這是為什么呢?
在2018年或者2019年的時候,存款利率達到3.95%只能算是一般。2019年的時候,有的銀行存款利率接近5%。一些地方銀行存款利率甚至能達到6%。但到了2020年之后,高利率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2020年以來,央行不斷的實行降準降息政策。更是花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存款利率管理通知的政策。央行面對市場的利率競爭,狠狠地整治了一番。也讓銀行針對存款利率的惡性競爭逐漸消失。
現階段而言,銀行定期存款3.95%的存款利率沒人存,是因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通貨膨脹的快速增加,2019年我國的通貨膨脹力達到6%到了2020年,我國的通貨膨脹達到了5%。也就是說把錢存到銀行3.95%的存款利率。不但沒有讓資產增值反而讓資產不斷地縮水。
另外一點是銀行的定期存款靈活性太差,2020年以來銀行定期存款利率達到3.95%的利息,最起碼也要三年以上的定期存款。而儲戶把錢存到銀行三年中,那就是拿這筆資金的流動性來換取一些微薄的利率收益。而且如今互聯網時代的發達,一些投資理財產品的收益不但利率高,而且還相對穩定。一部分儲戶在銀行存款和投資理財中選擇了后者,而拋棄了銀行存款。
總結:銀行3.95%的存款利率沒人存并不是儲戶變了,而且當下的市場環境發展太快,儲戶已經有了更好的選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