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富可敵國”的高科技巨頭們錢從哪里來?他們會跌下神壇嗎

        大數據文摘 2020-07-28 08:33:09

        全球最大的公司都集中在科技領域,目前五大科技公司(即亞馬遜、蘋果、臉書、微軟和谷歌重組后的Alphabet)中的四家市值已增長到萬億美元規模。

        盡管五大公司有相似之處,但他們的現金流結構和增長軌跡各有不同。有些公司盈利依靠應用、云服務、產品和數據積累的多元組合,而有些公司盈利則更為聚焦。

        但是通過幾乎所有細分領域的增長,“大科技”公司已經超越了“大石油”和其他主要行業龍頭,一躍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眾公司。這些公司的持續增長不僅給他們億萬富翁的創始人帶來了更多財富,而且帶領著偏重科技股的納斯達克創造了歷史新高。

        不幸的是,增長也伴隨著困難。數據使用、多樣性、員工待遇已經成為全球范圍的熱門話題,迫使大科技公司在應對廣告商、政府等機構時處于守勢。

        即使如此,科技巨頭巨大收入增長的勢頭也并未被阻止。

        你是不是也和文摘菌一樣好奇這些科技巨頭的年收入究竟能達到多少,他們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較量?本文用一張圖總結了近兩年一些科技巨頭的年收入以及市值,來和文摘菌一起看看這張圖~

        大科技公司收入持續增長

        總的來說,技術的廣泛應用是收入增長最大的驅動力。與上年相比,亞馬遜的總體收入增長最大,公司幾乎所有的經營性業務均有大幅增長。來自線上銷售和第三方賣家服務的收入幾乎增長了300億美元,而亞馬遜網頁服務(Amazon Web Service)和亞馬遜金牌服務(Amazon Prime)收入增長合計為150億美元。

        Amazon業務中唯一未增長的部分就是物理存儲銷售。該領域在之前成為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后停滯不前。

        大科技公司收入(2019年 vs. 2018年)

        服務和廣告也推動了其他大科技公司的收入增長。Alphabet來自谷歌資產和網絡的廣告收入增長了200億美元,同時谷歌云的應用也在持續增長,該細分領域收入達到89億美元。

        對于微軟公司,云計算和服務領域的收入增長最為強勁。最有意思的是,來自Azure服務的收入增長超過了Office和Windows,占據了公司最大的收入份額。

        更廣泛的服務應用和廣告整合是廣告驅動型公司臉書收入增長的最大原因。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戶均收入的持續增加,臉書實現了200億美元的收入增長。

        科技巨頭間的比較

        蘋果公司是唯一一家未實現大規模收入增長的公司,盡管它在某些細分領域確有增長。

        來自iphone的收入依然是蘋果業務收入的基石,但2019年幾乎下滑了約250億美元。這抵消了將近100億來自服務業務的收入,以及大約30億來自Ipad銷售的收入。

        但是,憑借552億美元的凈利潤,蘋果公司占據了按凈利潤和市值排名的大科技公司首位。

        五大科技公司全景圖

        富可敵國

        盡管他們有不同的盈利模式和利潤率,但總體來說,這些科技巨頭已經從硅谷的創業公司成長為全球巨無霸。

        這幾家科技巨頭2019年的收入總計約9000億美元,遠遠超過了4個G20國家的GDP。做個比較,大科技公司的利潤估計約等于按GDP排名的第18大的國家,領先于沙特阿拉伯,稍稍落后于荷蘭。

        通過平臺資本化和用戶數據庫持續增長,大科技公司賺取了數十億百億收入。隨著軟件、云計算的廣泛應用和持續增長,以及廣告激增,收入規模還將持續擴大。

        2020年技術應用還在增加,唯一能做的預測就是繼續增長,這些大科技公司在未來究竟能多賺多少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