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云計算VS中心化云計算,云谷云科技進軍Phala
云谷云科技---2020年就在四川省境內及其它國家IDC機房部署了大批量的分布式存儲設備如PHA、CRU、FIL集群等。為了與眾多致力于發展分布式存儲大數據領域的企業或個人,一起加入到國家新基建的行列中,為web3.0時代的到來提前布局!在這里重點介紹一下Phala network---隱私計算云!
Phala Network 是一個無需許可和去信任化的隱私計算云。
Phala基于 Substrate 建造,作為波卡生態系統的平行鏈運行,以提供與現有云服務相當的計算能力并保護托管程序的隱私。基于 Phala 的TEE-區塊鏈混合架構,開發者可以在 CPU 的 TEE 區域內輕松部署運行 Phala 機密智能合約。
作為去信任云計算平臺,Phala 可在保證機密性的條件下對數據進行大規模云處理。Phala Network 是一個基于 TEE 隱私計算技術的通用隱私計算云,通過分離共識機制與計算,它擁有高擴展性數據處理能力。以上共同構成了 Phala 強大、安全和可擴展的去信任計算云的基礎架構。
下面引用Phala Network 聯合創始人& CEO 佟林的分享問答內容:
1.作為波卡生態的重要參與者之一,Phala 如何看待隱私計算賽道的呢?
第一,選擇隱私賽道的原因是隱私是人類的剛需。
大數據時代我們看到了數據的爆發式增長,大數據的崛起其實就是孤島化的崛起,這是個10年周期的現象。10年前我們興奮于應用場景,互聯網的價值提升,但是10年后孤島化的問題才慢慢體現出來。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數據的保存純粹依賴大型公司的信用。背后的原因就是因為數據太容易被復制,用戶自己無法妥善保管。我們都知道“墨菲定律”,即一件壞事一旦存在概率,則不管這個概率為多小,他總歸會發生。換到隱私上,就是數據泄露的概率不管多小,它一定會發生。
第二,我國在法律層面一直對數據隱私高度重視。
早在2016年11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即強調了數據隱私的重要性。到了2019年,網信辦發布了《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2020年7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草案)》,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數據隱私方面的法律條文。
海外有 GDPR 和 CCPA 兩大法案,我就不多說了。就好比現在的碳中和策略,未來也會有隱私積分一類的法律基礎。
在完善相關法律條文的同時,我國也在不斷推進數據的開放共享。早在2014年,習主席即談到了信息正成為日益重要的生產要素。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了《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首次將數據納入生產要素,并提出了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配置。
2. Phala 對于隱私計算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是怎樣的?
除了我國數據隱私方面的法律條文,歐盟 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CCPA(《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等代表性法律法規出臺,嚴格要求在數據使用過程中做好隱私保護,例如不允許數據離開本地、不允許未經授權使用個人數據等等。
隱私應用場景其實很廣泛。大數據時代我們看到了數據的爆發式增長,但數據的保存純粹依賴大型公司的信用。背后的原因就是因為數據太容易被復制,用戶自己無法妥善保管。
所以,小到個人基本數據層面,比如身份信息、聯絡方式、面部識別信息,大到公司機密數據層面的數據流轉、大數據分析,都有十分巨大的空間供隱私應用去發揮,并且也是極有必要的。
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人們會通過兩種方式使用 Phala 來保護自己的隱私:
第一個手段是互聯網服務提供適當的數據盒來保護用戶的數據。我們希望提供一種低接入成本和類似 Google Analytics 經驗的分析工具,可以幫助開發者和企業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分析產品數據,甚至讓任何人在保密的前提下分析產品數據。在用戶授權之后,可以使用長尾數據進行分析。也就是我們的產品 Web3 Analytics (以下簡稱 W3A )。
例如,目前的app可以訪問和使用W3A來代替現有的數據上傳和分析服務,用戶可以管理自己的數據請求。應用程序所有者只需要在現有應用程序中嵌入幾行代碼。我們的保密合同將完成所有剩余的工作,就像整合 Google Analytics 一樣簡單。
第二種是直接在區塊鏈上開發DAPP,無需服務器,這部分是Phala作為配角的能力。第三方開發不一定要基于 Phala,但可以在組合區塊鏈上開發 Dapps 或DeFi,使用他們需要的隱私計算能力。
對于落地路徑,我認為漸進式的發展是一個普遍規律,不僅是隱私技術,整個互聯網行業都是如此。區塊鏈從業者一定要認清現實,現在我們還處于區塊鏈、Web3.0的早期,甚至門都沒入,習慣了 Web2.0 體驗的用戶不可能一夜之間遷移到Web3.0。隱私保護也是一樣,我們有了最先進的技術,但為了發揮出技術的威力,還是要回到產品作為切入點。Maskbook 就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從用戶一端,引導 Web2.0 用戶融入 Web3.0 生態。我個人認為,從公司一端也可以入手,逐漸打開隱私保護的市場。等到用戶普遍上車了,更重、更徹底的方案就可以開始大展身手了。
云谷云科技,作為未來最具競爭力的分布式數據存儲運營服務商,自有大批量PHA物理礦機、CRU礦機和FIL整機集群托管在國家IDC機房,可為客戶提供T+1現貨交易、24小時專業IDC機房運維等五星服務。其業務范圍包括:PHA、CRU、BZZ、FIL等各種物理礦機銷售、IDC機房的托管、運維。國內外云算力租賃、分布式存儲應用落地,代理運營商招募及扶持、海外大型礦場搭建等各項業務和服務。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