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市場報告,看我國北斗芯片產業發展前景

        壹點網 2022-02-14 11:06:24

        日獲悉,歐盟航天計劃機構(以下簡稱EUSPA)發布了2022年《EO and GNSS Market Report(“地球觀測”和“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首先來看看EUSPA是什么呢?隨著(歐盟)第2021/696號條例(《空間條例》)生效,歐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GSA)已由歐盟航天計劃機構(EUSPA)取代和接替。EUSPA的成立,標志著歐洲宇航業新時代的開啟。EUSPA建立在GSA的基礎上,但范圍更廣。EUSPA主要職責包括:管理“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哥白尼”對地觀測衛星系統;制定“政府衛星通信”計劃;集歐盟能力監視地球附的環境。EUSPA將為歐盟航天活動的開發和市場應用提供更多支持,并在確保所有計劃安全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歐洲航天局仍是歐盟航天計劃技術實施的主要合作伙伴。

        GSA在2010-2019年間,曾經先后6次發布過《GNSS Market Report》,今年是第7次發布。該《報告》是由來自不同領域的15名專家團隊與市場研究公司合作的成果,并得到了50多個外部機構的支持。相關專家幫助驗證市場趨勢和150張圖表中包含的數據。最新版本的報告將使讀者能夠掌握空間產業下游行業的脈搏,并從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獲得所提供的機會和重要借鑒意義。自發布以來,該報告系列已成為全球GNSS市場信息與技術趨勢發展的最權威參考文件之一。并被全球的產業決策者和商業領袖所引用,是GNSS建設和推廣應用服務不可或缺、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也是歐洲企業制定GNSS新產品和服務的市場準入戰略極具價值的情報參考。

        新版《報告》是繼歐盟委員會(EC)前兩期的哥白尼(歐盟的地球觀測方案)市場報告和前六期的GSA GNSS市場報告之后,將兩者的市場和應用發展情況合并為一份報告,該報告提供了多達17個細分市場的地球觀測和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情況,包括農業、航空和無人機、氣候、消費解決方案、能源、環境監測、公路、鐵路、海事等。

        本次《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GNSS和EO收入超過2000億歐元,未來十年將達到5000億歐元。特別是GN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市場發展情況和預測是這份報告的重中之重,在這種情況下,了解GNSS市場的發展和趨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重要。

        今后十年全球GNSS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

        全球GNSS接收機年出貨量

        根據《報告》,預計從2021年到2031的十年間,全球GNSS接收機的年出貨量將持續增長,從2021年的18億臺套增長至2031年的25億臺套,其中亞太地區仍將是最大市場。

        GNSS設備安裝數量將達100億臺,大眾消費類解決方案占主導地位

        細分市場的GNSS設備安裝數量

        預計到2031年,全球GNSS設備安裝數將超過100億臺。大眾消費類細分市場再次占據解決方案主導地位,與出行旅游與健康、道路與汽車,貢獻GNSS應用設備的最大份額,達到98%之多。與GNSS接收機全球出貨量類似,GNSS設備安裝數的最大份額由消費解決方案市場所占據,占2021年全球GNSS安裝設備的89%和2031年全球安裝數的86%。未來十年全球份額將略下降3%,這主要是受智能手機使用壽命的延長所導致的出貨量下降的影響。與此同時,隨著車載系統在新車出貨量中的應用和集成的不斷增加,道路和汽車細分市場在全球GNSS設備安裝基數中的份額將從2021年的9%增長到2031年的12%。

        繼消費解決方案、旅游和健康市場、道路與汽車市場之后,在其他GNSS細分市場領域中,航空和無人機市場將占據重要位置,預計其GNSS設備安裝數量將從2021年的4200萬臺套增長至2031年的4900萬臺套。2021年,海事市場是第二大市場,但未來十年其市場份額有1%的輕下降,預計其全球市場份額將從2021年的17%(相當于1100萬臺套)降至2031年的16%(2031年為1700萬套),而農業則將在未來成為第二大重要的GNSS細分市場領域,其在2031年的份額預計將會達到18%(從2021年不到500萬臺套增長至2031年約2000萬臺套)。

        其他細分市場的GNSS設備安裝數量

        增值服務將逐漸成為最大收入來源

        全球GNSS下游市場收入(包括設備和服務)將從2021年的1990億歐元增長到2031年的4920億歐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2%,主要來自于增值服務的收入。在接下來的十年里,增值服務收入預計將以每年11%的速度飛速增長,到2031年有望超過3540億歐元(2021年約為1260億歐元)。預計全球GNSS增強服務的收入每年將增長7%,其年收入在2031年將達到510億歐元,比2021年250億歐元年收入高出2倍。

        到2031年,全球GNSS服務收入(包括增值服務和增強服務)將達到4050億歐元,占比超過全球GNSS下游市場收入的82%。

        全球GNSS下游市場年收入

        消費解決方案道路應用收入占主導地位

        累計收入方面,消費解決方案和道路應用在所有其他細分市場中占主導地位,預計2021-2031年將超過90%。

        2021-2031累計細分市場全球GNSS收入

        在道路應用領域,大部分收入將來自于導航(車載系統(IVS))、緊急援助、ADAS以及車隊管理(包括保險)的設備,它們將成為推動面向GNSS道路應用和服務的主要驅動力。而消費解決方案的收入主要來自使用基于位置服務和應用程序的智能手機和板電腦的數據收入。

        在其他細分市場的收入中,70%以上將來自農業(37%)、城市發展(26%)和基礎設施建設(20%)。農業市場的收入大部分依賴于商業增強服務和自動操作設備,而城市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收入來源與測繪應用(測繪、施工、選址或監控)有關。

        全球GNSS產業發展概述

        全球GNSS組件、接收機及增值服務(包括增強服務)的收入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洲的企業。美國擁有領先的零部件制造商、系統集成商和增值服務提供商,一直在全球GNSS 市場中領先,其占有的份額為29%,而歐洲緊隨其后占比達25%。日本,中國和韓國三國為36%。根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2021年發布的《2021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體產值已達到4033億元人民,較2019年增長約16.9%。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芯片、器件、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同比增長約11%,達到1295億元人民,在體產值中占比為32.11%。由衛星導航應用和服務所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同比增長約19.9%,達到2738億元人民,在體產值中占比達到67.89%。中國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應用產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滿足全球范圍內對GNSS產品和服務的廣泛需求。

        全球GNSS需求情況

        中國廠商在占比最大的大眾消費解決方案中嶄露頭角

        在市場規模、設備量、裝機量、收入占比等不同維度均占主導地位的大眾消費類解決方案成為了本次《報告》中的焦點。代表著全球GNSS應用發展的主流方向,也代表著中國北斗系統規模化應用的發展方向。《報告》針對大眾消費類解決方案、出行旅游與健康這一細分領域按照產業鏈對不同環節上的關鍵企業做了梳理。我們驚喜的發現,三家中國大陸企業出現在了產業鏈最上游的器件和接收機領域榜單中。他們分別是ALLYSTAR(華大北斗)、HISILICON(華為海思)、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展訊通信)。

        相較華為海思和展訊兩家企業,華大北斗稍顯陌生。根據檢索的信息我們發現,華大北斗是一家深圳的北斗導航芯片設計公司,脫胎于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面向高精度大眾化應用領域,自主設計研發并量產了“全球首顆支持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多系統多頻基帶射頻一體化高精度芯片”,是青桔、美團、哈啰三家共享單車廠商高精度共享單車中北斗導航定位芯片最大的供應商。還曾經聯合手機廠商發布了全球首款雙頻北斗高精度定位手機,并和其股東上海汽車、比亞迪等車企在智能駕駛、自動駕駛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華大北斗、華為海思、展訊通信一批企業能夠在產業鏈關鍵環節上榜,證明中國北斗芯片和解決方案能力已經在全球范圍嶄露頭角,正在從產業鏈源頭支撐中國北斗大眾化、消費類應用走向全球。

        工信部最新發文加大力度推動北斗大眾消費應用

        日,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大眾消費領域北斗推廣應用的若干意見》(下稱《若干意見》)。《若干意見》提出,要培育北斗大眾消費新應用,豐富北斗產品形態,培育北斗大眾消費應用新模式新業態,扶持企業做優做強。依托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打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大眾消費領域北斗產業鏈和供應鏈。

        根據《若干意見》,我國需要豐富智能終端北斗位置服務,開展智能手機高精度定位試點示范,提升智能手機、穿戴設備多元融合定位能力。要擴大車載終端北斗應用規模,在車聯網中推廣應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提高北斗在車輛應用的滲透率。要推動北斗多頻定位、高精度定位等技術在共享兩輪車中的應用,規范兩輪車停放秩序,支撐城市智能化精細管理。

        本次《若干意見》還特別提出,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針對大眾消費領域應用需求,重點突破系列關鍵技術,加快推進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小型化的北斗芯片及關鍵元器件研發和產業化,形成北斗與5G、物聯網、車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的系統解決方案。“十四五”是北斗推廣應用的關鍵時期,是拓展應用、培育生態、促進融合的關鍵階段,尤其在大眾消費領域的發展面臨著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這與歐盟航天計劃機構(EUSPA)發布《報告》的判斷和預測如出一轍,為北斗在大眾消費領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最后,相信隨著全球衛星導航市場的發展日趨加速和成熟,以及在國家政策的全力支持下,國內還會涌現出一大批像華大北斗、華為海思、展訊通信等產業鏈各環節的龍頭企業。支撐中國北斗應用產業做大做強,用“中國芯”服務北斗應用,用北斗服務全球。

        *相關內容引自《EO and GNSS Market Report》、《2021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大眾消費領域北斗推廣應用的若干意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