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芯荒、汽車芯片、第三代半導體、國產化等芯片以及半導體相關話題討論熱度不減。來自企業界、學術界、金融界的多位代表委員提案議案都聚焦芯片領域的“補鏈強鏈”。
北斗產業鏈中的芯片概念企業也一直受到資本市場高度關注。深圳華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北斗”)于近日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據悉,此輪融資有國開科創、大灣區基金、研投基金等投資機構和產業方參與,啟迪等老股東進一步追加投資。
華大北斗B輪融資在2021年5月完成。B輪融資由CPE源峰領投,云鋒基金、中船資本、TCL資本、江鈴汽車投資等機構和產業方跟投,鼎暉、招銀國際、啟迪、中航產投進一步追加投資。
華大北斗總經理孫中亮透露,華大北斗C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加大對芯片核心技術及芯片級解決方案的研發投入,布局下一代先進北斗導航芯片的同時,基于核心芯片產品開展各類重點行業如交通、汽車、變形監測等領域芯片級解決方案及產品的設計開發。另一方面,本輪融資還將用于對行業解決方案團隊的整合,以完成華大北斗在芯片級解決方案領域的產業化布局。
孫中亮表示,北斗核心芯片研發一直是華大北斗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業務發展的基石。下一階段華大北斗將圍繞更高水平工藝制程在芯片性能提升、多源高精度組合定位、超低功耗、高集成度等技術方向加大研發投入,為第四代乃至第五代先進北斗芯片的研發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他還談到,華大北斗還將圍繞如交通、汽車、變形監測等重點行業領域應用,加大芯片級產品解決方案的設計開發,繼續踐行解決方案帶動芯片規模化應用的理念,在做專做精的同時,做大做強。
此次參與C輪融資的機構和產業方與華大北斗有許多契合點。華大北斗CFO兼董秘王天久透露,本輪投資的國開科創是國家開發銀行旗下投資機構,此次投資是代表國開行進一步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和北斗產業的布局,從某種程度也意味著,華大北斗已經開始得到國家級投資機構的關注和加持。
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公司及發展基金(簡稱“大灣區基金”)由國際大型產業機構、金融機構以及新經濟企業聯合發起成立,聚焦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美好生活、智慧城市等相關領域。
研投基金是中國電科主導發起設立的首支用于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的基金。研投基金總經理安鵬表示,華大北斗是國內領先的高精度定位芯片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在車規級定位芯片、多系統單頻厘米級精度芯片、多系統多頻高精度亞米級SoC芯片等均有深入布局,希望進一步加強合作,利用產業優勢,共同提升北斗三號垂直解決方案的技術與規模化能力。
華大北斗,前身隸屬于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旗下衛星導航定位芯片設計業務,于2016年12月6日由中國電子、上海汽車集團、波導股份(SH600130)、勁嘉股份(SZ002191)等共同投資成立,專注從事導航定位芯片、算法及產品的自主設計、研發、銷售及相關業務;目標客戶為通用類電子市場和汽車、物聯網等專用終端市場,提供芯片級應用解決方案。
華大北斗是國內大陸地區唯一一家連續兩年入選國際排名TOP10的專業導航定位芯片廠商(ABI Research研究報告);第一次將北斗雙頻SoC芯片成功批量應用于國產智能手機;在國內第一個提供了“北斗芯片開放平臺”打造北斗芯片“聚力”研發模式;研發并量產了全球第一款支持新一代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多系統多頻高精度SoC芯片。
華大北斗還是青桔、美團、哈啰三家共享單車廠商高精度共享單車中北斗導航定位芯片最大的供應商,并和其股東上海汽車、比亞迪等車企在智能駕駛、自動駕駛領域有廣泛合作。
華大北斗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及物聯網行業的快速崛起,基于高精度定位的應用場景會越來越多。手機導航、旅游服務、游戲互動等個人移動互聯網應用,及車載設備、穿戴設備、物流跟蹤、道路設施,甚至無人機、無人駕駛等面向未來的行業應用均可實現精準定位。
目前華大北斗芯片產品已完整覆蓋衛星導航應用全領域,并將重點面向智能終端應用、車載應用、高精度應用、安全北斗應用提供基于核心芯片的各類芯片級應用解決方案。
在歐盟航天計劃機構(EUSPA)2022年《EO and GNSS Market Report(“地球觀測”和“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市場報告)》中,華大北斗繼2019年后再次上榜大眾消費類解決方案關鍵器件廠商榜單。該報告是全球GNSS市場信息與技術趨勢發展的最權威參考文件之一。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2021年發布的《2021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北斗產業鏈的上游主要由基礎芯片、模組、板卡、天線等構成,產值占比在13%左右;中游主要由各種模擬源和終端構成,產值占比在56%左右;下游則主要是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產值占比在31%左右。
從多個相關行業情況來看,“缺芯”依舊是目前的首要問題。今年兩會期間多位車企代表委員提到,要發揮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機制優勢,推動國產車規級芯片產業崛起。北斗芯片也是需要大力推動的重點方向。
業界人士認為,聚焦后摩爾時代,集成電路產業如何占領技術制高點,搶占機遇,實現逆勢突圍,將直接影響我國工業和制造業發展水平和高度。
據預計,2025年前,北斗產業有望在“十四五”時期形成“萬億”級產業。其中位置服務市場容量達7000億元人民幣,北斗高精度應用市場可達150億。
華大北斗總經理孫中亮表示,北斗產業鏈發展日趨成熟,芯片產業作為產業鏈的源頭和基礎對下游產值起著強力拉動作用,這種趨勢也將繼續推動北斗產業的良性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