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發生以來,半導體市場的急速“變熱”令全球有目共睹。“自 2020 年第二季度以來,半導體總收入每個季度都在增長,從 2020 年第四季度開始,這個市場可以說在每個季度都創下了全新的總收入紀錄。”
在過去的一年里,晶圓廠的價格已經上漲了10-20%。但從2022年6月份起,有關半導體元器件市場價格向下波動報道不斷見諸報端。根據 WEMA、SIA 和 WSTS 可追溯至 1976 年的數據,全球半導體市場在今年 6 月份首次出現銷售額的連續下滑。通常,6 月份 IC 銷售額可以達到較高個位數、或兩位數的增長率。歷史上,即使在此前最疲軟的一年(1985 年),其6 月份的 IC 銷售額也增長了 1%。
半導體“漲價潮”已退
2022 年第一季度,半導體業連續增長的趨勢被打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增長率,自 2020 年一季度以來首次發生了下跌。同時,多家媒體表示過剩風險也在上升。
根據Omdia發布的最新數據,一季度全球半導體市場降幅較上季度僅為0.03%。媒體評論稱,這意味著“在連續五個季度創紀錄的收入和持續增長之后,炙手可熱的半導體市場在 2022 年第一季度,已進入了一個較穩定的時期”。
行業調整或將來臨
“盡管芯片短缺正在緩解,但全球半導體市場正在進入疲軟期,這種疲軟期將持續到2023 年,屆時半導體收入預計將下降2.5%。”Gartner指出,“我們已經看到半導體終端市場的疲軟,尤其是那些受到消費者支出影響的市場。通貨膨脹加劇、稅收和利率上調,以及更高的能源和燃料成本,正在給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帶來壓力。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支出正受到影響。”
同時,多家媒體表示,過剩風險也在上升。一方面,制造商的新增產能可能會導致元器件的總體供應過多,從而提高行業產能過剩的風險。同時消費電子產品需求放緩,意味著系統供應商和分銷商的庫存壓力增加,這將迫使供應商降價。最后,在多行業需求放緩及經濟背景疲軟的大環境下,芯片行業或將在 2022 年下半年或 2023 年初進行庫存調整。
供應鏈出路:數字化
供應鏈數字化,被業界視為加速庫存消化、降低過剩風險解決之道。
盡管在2020之后,半導體制造商們已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并且在努力加速業務數字化的步伐,試圖有系統地應對2022年及以后可能發生的供應鏈波動及庫存過剩問題,但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半導體廠商對他們當前的(供應鏈)技術能否抵御愈發嚴峻的庫存過剩、市場劇變問題,并不自信。
Gartner在其發布的“創建企業市場以加速數字業務”報告中指出,“供應鏈信息并不總是透明的,因此買家沒辦法找到所有供應商,或者了解誰能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或者它們沒有談判能力去獲得最好的交易。”
那么,如何運用數字化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
為確保供應鏈彈性,公司需要能夠及時發現過剩問題、了解影響并迅速采取行動。 通過強化學習的力量,數字化技術能在處理不斷增加的信息量時,繼續變得更“聰明”。當這種類型的監控與多層供應鏈映射分層時,我們就能及時獲知中斷發生的位置,以及它將對整個網絡產生的影響,無論是零件、原材料、或是終端客戶需求。在未來,數字化供應鏈技術甚至可以預測采購訂單是否會變動,影響將持續多長時間,并提出能夠降低風險的行動計劃。
過多的庫存往往會導致更多的浪費、更高的生產和物流成本。雖然庫存在供應鏈中,積壓并不罕見,但也是可以避免的。最大程度地減少庫存膨脹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利用數據分析來執行更準確的需求預測和庫存周轉計算。這為制造商提供了可見性的信息,將安全庫存和潛在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增長放緩,新空間哪里來?
總體而言,由于預計全年經濟狀況將惡化,2022年全球半導體收入預測,已比上一季度減少了367 億美元,至6392 億美元。內存需求和定價已經走軟,尤其是在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等消費相關領域,這將導致總體增長的放緩。
Sourceability公司CEO表示,在市場環境走弱的大趨勢下,半導體行業參與者應該積極運用電子商務市場,通過為所有的元器件買賣雙方都提供一個市場,來保持供需的透明度。隨著采購商跳出傳統的采購方法,他們會發現這樣的市場才是供應鏈的未來。譬如該公司的“搜芯易”平臺,不僅因為其效率更高,而且還在于這一優質的數字化采購工具,還提供了管理RFQ流程和管理物料清單的BOM工具。”
據介紹,搜芯易(Sourcengine)能夠通過API接口,將平臺數據直接接入客戶的ERP或者生產計劃系統。在不遠的將來,搜芯易的數字化技術,能夠將元器件上下游打通,將位于不同產業鏈環節企業的系統信息打通 ,以大數據賦能產業合作。
為了幫助半導體行業緩解庫存過剩、價格波動大、需求匹配困難、客源市場不足等風險,搜芯易已開啟“賣家入駐“通道。作為成長最快的線上交易平臺之一, 只為專業工程師及采購人員開放。該平臺擁有超過10億個料號,每月訪問的終端制造商超過50,000家。
作為成熟、高效的元器件專業交易平臺,搜芯易目前有超過10,000戶全球電子領域的EMS、OEM、ODM及制造生產企業采購方。強大RFQ引擎,即時將需求轉為訂單。同時,搜芯易還能夠為入駐賣家提供市場分析、企業情報,數字化驅動下的一體化營銷服務,將產品呈現給最為匹配的客戶。
此外, 作為資深的元器件全球供應鏈專家,搜芯易平臺在全球擁有全球20個辦事處,300+人的專業運維團隊,24*7運轉的全球元器件供應鏈,獨立物流服務及質量管理體系,充分實現了高效、全面的供應鏈支撐。
搜芯易建議,終端制造商們應該為未來的價格變動、較長的需求低迷和持續的供應鏈波動做好準備。因為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如價格和庫存問題,那么過往的生產和銷售模式,將變得越來越不可行。
而相反,制造商可能需要時刻“以防萬一”,實時監督庫存和成品,才能應對價格行情突變及供應鏈的波動。此外,元器件市場正在不斷變化,不斷擴大市場觸角,積極通過數字化平臺及技術,拓展本土以外的海外市場,并與上下游環節保持實時良好的信息溝通。
總結
隨著不確定因素的增加,半導體制造商面臨著巨大的需求變化,這意味著更快地推出新產品、更快的試制和實驗、更短的研發周期以及在整個運營過程中實施自動化、控制和數據分析。
除非有制造商能“未卜先知” ,否則所有的變化都會減緩現有的轉型努力,并使管理層重新回到起點。但 如果零敲碎打地進行數字化轉型,總是會產生低于標準的結果,而當面臨影響整個運營的中斷時,尚未優先考慮轉型的領域可能會成為瓶頸。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環保企業如何乘風而上搶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