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高巨創新與四川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華北電力大學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哪吒實驗室,在高巨創新協同創新基地共同舉行合作簽約與授牌儀式,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探索企業和高校聯合培養創新人才的新機制。
一、簽約授牌儀式
此次簽約的高校,均為國內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優勢專業實力出眾,聚焦前沿科技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各自優勢專業領域具有引領示范作用。
高巨創新市場總監王楠致歡迎辭
四川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李長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王景璟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黨委委員、團委書記,“能者總動員”創新創業俱樂部主任張冬月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校企合作中心主任譚成
上海交通大學哪吒實驗室簽約代表宋緒旺博士
此次校企合作,將在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行業創新人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01
為學生提供實訓平臺,推進課程理論與實習實踐相融合
高巨創新自成立之初,便堅持將產學研有機結合,將校企合作作為公司核心發展戰略之一。公司以培養好青年人才為宗旨,打造言傳身教和“傳幫帶”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將參與公司的技術創新、工程開發、新產品研發和生產管理相關工作。高巨創新“無人機+智慧教育”的雙輪業務驅動戰略,以及“研發+生產+營銷”于一體的產業鏈全覆蓋,將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學習實踐資源和培養機會,全面系統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科交叉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符合當下時代需求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02
為行業輸送專業人才,增強行業后備軍力量
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當前,產業對系統掌握新興技術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需求旺盛。高巨創新通過校企協同育人的方式,致力為高校工程技術人才、高素質技能人才等復合型應用人才提供實訓平臺,使課程理論體系與生產實踐相融合。同時,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體系,加強對青年人才扎實的能力訓練和多元的成長助推,面向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領域加強交叉學科人才培養,為行業持續穩定輸送專業人才,為行業培養后備支撐力量。
03
促進資源流通共享,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成效
高巨創新此次與高校共建人才培育基地,將進一步推動校企科研項目和新產品研發的合作。學生和高校將更深入了解產業發展的真正需求,聚焦主導產業發展目標,著力解決產業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現實和前瞻性問題,為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同時,高巨創新與多家高校合作聯動,將充分整合創新資源和人才資源,一方面,暢通應用基礎研究、社會生產實踐以及產業化的通道,促進信息、資源和數據的流通共享,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另一方面,豐富高巨創新人才“智庫”,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四川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卓越工程師班
實習實訓基地簽約授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無人機集群網絡安全實習實訓基地簽約授牌
華北電力大學“能者總動員”創新創業俱樂部
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簽約授牌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橋梁檢測系統人才中心簽約授牌
上海交通大學哪吒實驗室
海洋人才班實習實訓基地簽約授牌
二、開班儀式
簽約儀式結束后,四川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卓越工程師班舉行開班儀式。四川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李長松副院長對參加實訓的學生表示祝福和鼓勵,寄望學生在接下來的實習過程中能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有所長,發揮優勢,貢獻智慧,共同為高巨創新和產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高巨創新PC平臺組組長曾露江
講解本次實訓目標和內容
四川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師生合影留念
深化產教融合,踐行協同育人。高巨創新將秉承“教育為本,人才為先”的理念,致力培養青年人才的實踐能力,激發青年人才干事創新的內生動力,使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機銜接,推動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發展勝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世界元宇宙大會落戶上海安亭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