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已完美落下帷幕,期間,8月17日,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中關村融智特種機器人產業聯盟承辦的“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機器人+安全應急’特種機器人產業協同發展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
本次論壇作為2023年世界機器人大會的垂直論壇,旨在推進特種機器人應用與發展,整合對接產業資源,促進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搭建產、學、研、用平臺,促進特種機器人更快速地邁向商用化、實用化。
應邀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有:科技部高技術中心研究員、中國機器人峰會主席劉進長,原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局長厲劍,應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所長薛林,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科技委副主任尚紅,中關村融智特種機器人產業聯盟聯合創始人陳曉東等。
論壇云集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分享了消防與應急機器人發展、仿生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電力機器人等主題的最新進展。
應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所長薛林說:“市場對實用的呼聲和強烈追求,正在全面倒逼特種機器人的快速進化。在以前,有什么裝備打什么仗,現在是全面進入有什么仗就必須配套什么樣設備。在最近的一些展覽會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高新奇特大’的特種機器人產品。這些產品無論是底座、操作系統還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擁有了明顯的突破。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特種機器人正越來越擁有進入實際應用場景的能力。”
高新興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柏林在論壇上作為企業代表以“用機器人守護安全——特種巡邏機器人的創新與實踐”為主題做了分享。
柏林提到,無論社會治安防控還是各行業安保升級、安全生產數智化,普遍存在職業高危、高強度,很多工作任務呈現重復枯燥且高頻的特點,特別是相關專業人員面臨結構化老齡、“退”的多“補”的少,對新技術新手段的運用存在一定的斷層,諸多因素交織“倒逼”人力結構由傳統勞動密集型向現代技術密集型演變。
與此同時,各行業數智化升級面臨著傳統設備改造代價大、進程緩慢等挑戰,亟需一種滿足人類基本工作特性的移動智能裝備來補充安防巡檢行業勞動力。
降本增效、提質增效、提檔升級始終是社會和企業進步的追求目標,安防巡檢行業“機器人代人”的需求日益凸顯:機器人在工作效率、質量、穩定性和環境依賴性等多方面具備明顯優勢。隨著社會發展和機器人使用成本的進一步降低,“機器人代人”所創造的經濟和社會價值日益突出。
高新興機器人以機器人為載體,向公安、安保、工業巡檢三大領域提供全棧式解決方案,用機器人守護公共安全、守護生產要素安全,并持續探索更多領域的機器人創新應用。
在警用巡邏領域,高新興機器人涵蓋了室內到室外、從半封閉道路到開放道路巡邏的全場景產品矩陣。根據警用場景特性,機器人具備多種處置模塊拓展能力,通過機器人系統軟件定義和集群部署,打造警用巡邏機器人的人機協同、多機協同及其他無人系統間機機協同的智慧新警務模式。
在安保服務領域,高新興機器人構建了集安保巡邏與消防巡檢于一體的室內和室外安消一體式機器人,具備“全時空、全要素、全流程”的特點,對于異常事件可實時預警,達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置”,機器人可以與有人駕駛的智能微型消防車協同作業,及早處置火情隱患,提高了巡檢及處置效率,目前,已與杭州消防救援支隊成立了消防巡查機器人聯合創新研究中心,成果已應用于杭州亞運場館及亞運村保障。
在工業巡檢領域,高新興機器人具備輪式、掛軌式、復合式及防爆等多種形態特性的巡檢機器人產品,應用場景覆蓋電力、能源及隧道、管廊等高危高安全等級場景,并基于立體巡檢目標為客戶提供地空協同、高低聯動、動靜融合、虛實結合、數智化運維等能力于一體的孿生智能平臺,實現重要場景的多維度、全要素的人機協同巡檢、可視化應急處置、數智化全息巡檢。
面向未來,柏林提到高新興機器人將始終堅守使命——用機器人守護安全,后續將圍繞機器人裝備化、協同化、具身化持續演進升級。
“機器人+安全”是智能時代的各行業發展的基礎保障;現階段機器人與人的分工是互為補充、互為增強的,機器人有效融入現有數字化系統、與人默契協同是當前最佳實踐!隨著AIGC的出現,機器人智力和執行力得以快速提升,從當下更像“機器”到后續更像“人”,這個進程會越來越快,最終一定可以實現完美的“機器人”,人與機器人和諧共生、共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