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調神隱514天后,咪蒙又突然出現在公眾的視線里。
近日,一篇名為《咪蒙不再制造咪蒙》的萬字長文火了。文中將咪蒙刻畫成一個闊綽老板,一個有情有義嫁給公司的創業者,一個守護著員工的知心大姐,一個天真敏感的傻白甜,一個被團隊背叛的冤大頭……
在不少人被感動得稀里嘩啦、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同時,也有網友指責該文為咪蒙洗白,并稱“完全是咪蒙一家之言,當小說看看就好”。
這個多次站在輿論風口的自媒體女王,在最風光時公司估值20億、坐擁8家企業,投放、廣告商紛至沓來。可因為罔顧事實,對大眾矛盾高純度的提煉及個例夸大式的呈現,最終落了個人人喊打的下場。
從率性敢言、女性標桿,到談“咪”色變,似乎現在大家都清醒了不少,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我們一直忘不掉咪蒙,或者說我們都需要咪蒙。
即便她已經離開風暴中心一年,賬號也封禁,但只要有些許風吹草動,人們的注意力總會轉移到她身上。
1 咪蒙的商業經
咪蒙我認識,可馬凌又是誰?在這個人人都在問我是誰的時代,馬凌偏要濃妝艷抹,讓人看不清其樣貌。
2014年,資深媒體人馬凌離開呆了12年的《南方都市報》,從小有成就的雜志部首席編輯轉變成了一名新手創業者。
帶著賣掉房子換來的300萬,馬凌創辦了她的第一家公司萬物生長影視傳媒,但不到十個月便燒光了所有投資,推出的幾部網劇沒有掀起半點水花,最終公司倒閉收場。
2015年9月15日,重回老本行的馬凌,以“咪蒙”為筆名,在情感類自媒體公眾號上發布了第一篇文章《女友對你作?你應該謝天謝地,因為她愛你》。
因其行文風格煽動性強,深諳讀者與時代的痛點,一年之內,公眾號粉絲數量破百萬。
彼時,還沒有人能真正挖掘出公眾號價值,而坐擁500萬粉絲、每篇文章都能達到百萬閱讀量的咪蒙,自然成為自媒體界中被仰望的存在。
其主筆的公眾號粉絲活躍度很高,頭條10分鐘內即可突破10萬+,1小時內反饋留言可達上萬條。
伴隨極強的粉絲粘性與話題度,咪蒙的商業價值也水漲船高。
2017年,咪蒙接受采訪時表示,公眾號已經為她帶來了8位數的年收入。據億邦動力網統計,當年咪蒙共接到了50篇文章廣告的投放,一年收入累計能達到7000萬。
次年,財經天下周刊報道的一張報價表顯示,咪蒙公眾號的軟文頭條價格為75萬元,有網友戲稱,這相當于一輛保時捷718 Cayman最新款。
與此同時,咪蒙還組建起了“洪胖胖”(后改為“李粒粒 LILI”)、“非正常姐姐”等多個公號矩陣,開始布局整個自媒體產業。
有業內人士稱,“當時馬凌對于商標保護相當到位,也意圖將‘咪蒙’打造成一個品牌。”
時代周報新媒體記者查詢商標局相關信息發現,咪蒙旗下北京十月初五影視傳媒共申請注冊了146件商標,包括89件“咪蒙”商標、19件“MIMENG”商標、35件圖形商標。
最新一次的申請日期是2019年8月1日,不僅注冊了多個類別,還注冊了拼音版。
來源:中國商標網
除了個人品牌和公司品牌之外,咪蒙還曾試水知識付費。
曾經刷屏的“咪蒙教你月薪5萬”就是其第一款產品,該產品發布在“芝士來啦”這個服務號上,又同步在喜馬拉雅FM作為一檔付費音頻課程上線。
據統計,這份售價99元的知識付費課程已經在“芝士來啦”公號和喜馬拉雅平臺上總共賣出了幾十萬份。
在商業上賺得盆滿缽滿的咪蒙,背后爭議卻不斷。《致賤人》、《致lowB》等幾篇爆款被指三觀扭曲,咪蒙也因此被打上了“毒雞湯”、“女權毒藥”的標簽。
新京報等主流媒體則評價其文章在“撕裂社會情緒”,朋友圈更是一度流行起“含咪率”檢測,意思是微信好友中關注了咪蒙公眾號的人所占比例。
但正如自媒體人三表所說,咪蒙是一個經常說出與主流價值觀相悖的人,且是“知行合一”的人,且獲得龐大擁躉的人。
一路黑紅、爭議不斷,也在某種程度上也拓展了咪蒙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其商業版圖更是越做越大。
天眼查數據顯示,咪蒙巔峰時期坐擁8家企業,涉獵范圍包括商業服務業、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等,在最風光時公司甚至估值20億。其中以北京十月初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為咪蒙公司主體,至今仍在運營。
可讓咪蒙沒想到的是,因一篇文章,自己打造的“自媒體王國”竟在幾天內轟然倒塌,落得一地雞毛。
2019年1月29日,咪蒙團隊旗下公號“才華有限青年”推出了一篇題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文章,迅速火遍全網。
但不出一天,輿論反轉,網上稱其“造假杜撰、漏洞明顯”,口誅筆伐者比比皆是。
2月1日,咪蒙發布道歉信,承認該文內容失實并宣布涉事公眾號停更2個月、微博永久關停。
20天后,咪蒙公司最重要的兩個公眾號“咪蒙”和“才華有限青年”自主注銷,這兩個兩個賬號也被鳳凰網、今日頭條等自媒體平臺永久性關閉。
至今,咪蒙名下的8家公司,4家已注銷,其它4家還在“存續”、“在業”狀態。而她本人也逐漸淡出觀眾視野。
可事業心極強的咪蒙又豈能甘心?各種跡象表明,它正在另一個地方異軍突起。
2 轉戰短視頻,月入300萬
咪蒙的下一站在哪?在時尚先生的采訪中,咪蒙自己給出了答案。
“去年公司解散后,和高管連續開會 1 個月,討論接下來動作——結論是短視頻;干了才知道,短視頻太難拍。一條 31 秒的視頻,圍讀會開 4 小時,討論到凌晨 4 點......”
文中咪蒙多次提到了自己學習短視頻創業受盡白眼,參加短視頻大會都不敢坐第一排,完全沒有了當年的風光。
可現實中的咪蒙真如她口中所說,過得這般慘淡嗎?
據媒體報道,去年9月,咪蒙已經殺進短視頻領域,并注冊了名叫銀色大地的MCN公司。
天眼查數據顯示,銀色大地的法人為張靜思,但回顧此前她與咪蒙的商業往來便能發現,兩人的關系不一般。
來源:天眼查
早在咪蒙公眾號時代,張靜思就已經是咪蒙公司股東之一。兩人也多次互相合作參股,甚至在咪蒙多個公眾號注銷、前夫退股后,張靜思還增持參股了咪蒙的兩家公司,可謂“中國好閨蜜”。
值得注意的是,張靜思和咪蒙共同持股的兩家公司,也在銀色大地成立前后進行了股東變更。目前,兩人分別為上海樹梢、上海秒飯兩家管理咨詢合伙企業的唯二股東。
時代周報新媒體記者聯系多家與銀色大地有過合作的商家,確認該MCN機構與咪蒙有關。
“剛看到銀色大地時,我幾乎就能確定是咪蒙,咪蒙開的第一家公司叫萬物長生,這兩個名字有異曲同工之妙,生機盎然,氣勢都很恢宏。”
據爆料人稱,此前銀色大地發布的招聘信息,使用的正是咪蒙的郵箱前綴“mm_hr”。
那么這個帶有咪蒙影子的銀色大地,究竟是家怎樣的公司?
該公司發布的一則招聘廣告曾稱,“開號僅1個月,單個視頻播放量過億,登上抖音開屏廣告;開號僅3個月,百萬粉絲抖音號超過5個;開號半年已有千萬粉絲。”
銀色大地招聘
對此,時代周報新媒體記者通過查詢發現,目前銀色大地旗下至少擁有14個賬號,抖音總粉絲數為3617萬,如果算上微博快手等平臺,總粉絲數達到了7000萬,遠勝微信時代的咪蒙。
抖音上,銀色大地核心大號有三個。分別是擁有1638萬粉絲的“姜十七”、均擁有500多萬粉絲的“浩杰來了”、“是浩然啊”。
而后兩個賬號使用的是同一個演員,只不過對應的劇本不同,分別與之搭檔的還有兩個女主,這意味著,咪蒙用一個男演員養活四個賬號,可謂開源節流之鼻祖。
與咪蒙減少演員花費形成鮮明反差的,是銀色大地不菲的廣告收入。第三方平臺星圖查詢結果顯示,不到一年時間,銀色大地的賬號接了150條廣告,總共獲得了1100萬元的廣告收入。
單是今年6月,銀色大地旗下藝人“姜十七”接單13條,“是浩然啊”接單14條,“浩杰來了”3條,客戶多為美妝和電商客戶。
按照星圖報價計算,咪蒙的銀色大地整個6月份光廣告的收入,就接近300w。
可咪蒙卻在采訪中表示,短視頻利潤率比公眾號低得多,“這一年折騰下來,公司全年虧損1800萬。”
對此,不少網友指出咪蒙是在哭窮,“1100萬的年廣告收入,還不算平臺補貼、點贊轉換的收益,怎么說也稱得上半個頭部機構,如果這都能虧上1800萬,咪蒙也是個人才。”
而如果僅從咪蒙近期停更多個百萬粉絲賬號的舉動看,銀色大地在經營上確實出現了些問題,也急于尋求變現渠道。
壓力之下,咪蒙理所當然地盯上了今年最火風口——直播帶貨,但很明顯,她的粉絲們并沒有帶來核心的競爭力。
數據顯示,“姜十七”在今年6月1日開啟直播帶貨首秀,總銷售額為6.87萬,而之后的兩場直播中,銷售額也僅有2.26萬、3409.9元。
在一眾明星、企業家紛紛下海,動輒斬獲千萬帶貨額的“盛況”下,善于營銷的咪蒙竟然沒把握住?從這點上看,咪蒙錯過了不少收智商稅的機會。
3 咪蒙仍在制造咪蒙
“我認識到了錯誤,受到了懲罰,希望能有一次新機會重新開始,做些和從前不一樣的事。”在接受采訪時,咪蒙曾如此說道。
可一旦你點進銀色大地旗下藝人的抖音主頁,那股熟悉的“咪蒙味”就會撲面而來。
以粉絲基數最大的姜十七為例,人設是一個颯爽,夠義氣又多金的女孩。跟她搭檔的小鮮肉叫「辰與十七」,則是一名霸道總裁。
銀色大地短視頻內容節選
找一群帥哥美女對臺搭戲,再來上幾場霸道總裁愛上我、甜甜的姐弟戀,爭寵三角戀等毀三觀的戲碼,就能輕松斬獲無數迷弟迷妹,屢試不爽。
據悉,銀色大地賬號矩陣主要針對的是年輕女性,甚至大部分不滿18歲。不禁要感嘆,今年44歲的咪蒙在對于小女生心態地把控仍是頂級,不愧是自稱“情感類博主”。
姜十七、辰與十七兩個賬號的粉絲構成
此外,咪蒙仍在刻意聚焦、放大一些個例。在職場中,似乎每個女同事都是不安好心、每個男同事都是幸災樂禍,也總會有一個丑小鴨女路人被欺負。
而這時,我們的大女主姜十七就會挺身而出,保護受欺負的新人、閨蜜,痛打渣男、小賤人,最后還不忘悄悄安利下金主爸爸。
可這種在成年人看來既不搞笑,又沒有什么雞湯價值的段子,卻總能吸引了幾百萬人點贊。
在他們的演繹下,愛情變成我追你,你追我,我壁咚你,你壁咚我的故事。
辰與十七視頻截圖
換句話說,咪蒙仍在制造咪蒙式內容,只不過這次換了一條名叫抖音的賽道。在這里,沒人會去深究、苛責其中價值觀的問題,大家只是一笑了之,這正是咪蒙灌下“毒雞湯”的好時機。
再回到公眾號領域,咪蒙缺席的這段時間,后來者倒也沒閑著。
刻意美化災難、忘記傷痛,寫出《沒有澳洲這場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國33年前這么牛逼!》的青年大院火了、以自我感知編撰出《1122萬同胞受災,媒體為何集體失聲?》等爆文的野火青年出圈了......
在咪蒙還在苦心經營短視頻,收割嗷嗷待哺的粉絲時,她的學徒們早已集體出師,成為青出于藍的流量收割機。
用不同的號發“正反話”,同時收割所謂“小粉紅”、“理中客”和“公知”這三種視角的受眾。
天眼查資料顯示,野火青年、青年大院以及今晚90后等公眾號的賬號主體都是北京浮光躍金傳媒有限公司,股東雷怡南為最終受益人,直接或間接持股達46.65%。
據觀察者網報道,雷怡南筆名為“易嵐”,是上述公號的團隊創始人。更為巧合的是,易嵐本人曾是咪蒙實習生計劃中的一員。
這個畢業于中山大學軟件學院的男人,認為“寫代碼是精神上的慢性自殺,寫作才是宿命”。從《楊超越真的不算錦鯉》,到《那個17歲的上海少年決定跳橋自殺》,沒有事實依據、多次運用“推測”、“想當然”的字眼,在如法炮制出多篇千萬流量爆款后,也碰到了死線。
2019年5月7日,“今夜九零后”遭到永久封號,但時隔半年后,又重換了個馬甲——“青年大院"卷土重來了。
在不斷左右橫跳、打游擊戰的同時,易嵐團隊屢屢被指捏造事實、挑動對立情緒,更因文風與咪蒙相近,被猜測是“咪蒙系余毒”。
盡管咪蒙曾對此表示否認,稱相關賬號與其有未有任何從屬、股權關系。但標簽化這種東西,依舊是牢固的。
2019年4月,咪蒙在網上宣布公司解散,給員工發了蓋有“咪蒙幼稚園”字樣的畢業證書,隨后,這一群帶有咪蒙印記的“后浪”便開始奔涌入海。
如今,咪蒙式寫作已經能成為一種精神鴉片般的存在,只要有市場與流量,就會有無數人成為下一個咪蒙,包括她自己。
最新數據顯示,咪蒙1400萬粉絲的主體是月薪 8000 左右的一二線白領,平均年齡 26 歲。
在大批流量的簇擁下,咪蒙也宣布即將迎來人生中的第三次創業——進軍時尚領域,這次她將公司Slogan改為:陪伴新女性成長。
至始至終,咪蒙們從未消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