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背鍋俠中,有個美女叫陳圓圓。
說起來,陳圓圓自幼便生得粉雕玉琢,人又冰雪聰明,因此十里八鄉(xiāng)都說她將來一定是個絕色美人。
然而,美人的命運素來多舛。
陳圓圓生在貨郎家,但時逢明朝末年,在天災(zāi)人禍和戰(zhàn)亂不斷中,哪怕就算生在富庶的江南,人的命都如草芥一般。陳圓圓的父母在她年幼時便先后去世,她的姨父在收養(yǎng)她后,重利輕義,不久便把她賣給了蘇州梨園。
經(jīng)過調(diào)教。明艷如花,音色婉轉(zhuǎn)的陳圓圓很快就脫穎而出。
(陳圓圓劇照)
一出《西廂記》讓臺下看客不僅聽得如癡如醉,看得也著迷入魔,自此陳圓圓名動天下。
然而,名聲再大,陳圓圓也不過是個身份卑賤的梨園女妓,盡管愛慕者眾多,且不乏官家子弟和富貴公子,但在陳圓圓看來,都不是她能托付終身的良人。
1642年,陳圓圓遇到一個劫。
劫她的人是國丈爺田弘遇。
田弘遇的女兒田氏很得崇禎皇帝寵愛,田弘遇也因此飛黃騰達,成了顯赫一時的外戚。
然而田氏卻有一樁不順,那就是先后生下4子,除1子下落不明,其他3子皆夭折。
喪子之痛摧毀了田氏的健康,在入宮的第14個年頭時,竟病入膏肓,撒手人寰了。
田氏的病逝,讓田弘遇很是不安,他唯恐因此失去了他光鮮榮耀的一切。
于是,田弘遇決定再獻給崇禎一個美女,以鞏固權(quán)勢和地位。
田弘遇是個很享受生活的人,他的家里就養(yǎng)著一支家妓班,平時宴飲聽曲,頗為快活。
但從姿色上看,這些家妓卻都不稱田弘遇的意。
畢竟,獻給皇帝的女人,那一定得國色天香,且要和田氏一樣,撫琴善歌,能畫會舞。
(崇禎皇帝劇照)
據(jù)《影梅庵憶語》記載,田弘遇久聞陳圓圓芳名,后得以一見,果然靚麗絕世。于是擄至京城,獻給了崇禎皇帝。
只是此時李自成的大順軍正勢如破竹,眼看就要攻到京城。
遼東一帶的清軍又對大明王朝虎視眈眈,眼看王朝將傾,崇禎皇帝急得晝夜難安,哪有心思欣賞美人撫琴。
所以,陳圓圓又被退給了田弘遇。
眼看著王朝氣數(shù)已盡,田弘遇決定再給自己找個依靠,以保全富貴。于是他巴結(jié)上了遼東總兵吳三桂。
為了巴結(jié)吳三桂,田弘遇不僅贈以厚金,還把陳圓圓轉(zhuǎn)贈給了他。
吳三桂對嬌艷嫵媚的陳圓圓一見傾心,自然對她百般寵愛。
只是軍務(wù)在身,吳三桂雖對陳圓圓千般不舍,卻只能將她留在吳府獨守空房。
不曾想,李自成的大順軍輕松攻下京城,做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本來,遠在山海關(guān)的吳三桂已經(jīng)打算投降李自成。
誰知,李自成的心腹大將劉宗敏為了“追贓”,居然把吳三桂全家老小給抓了,還垂涎陳圓圓美色,把她占為己有。
親爹可以沒有,但強占他的女人,這不就是羞辱他嗎?所以,吳三桂“沖冠一怒”,率領(lǐng)軍隊轉(zhuǎn)身又投降了清軍。
(吳三桂劇照)
那么,吳三桂真是為了陳圓圓才投降的清軍嗎?
顯然不是。
吳三桂是朝廷正規(guī)軍,李自成不過是農(nóng)民起義軍。
雖然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出身顯貴的吳三桂是看不起李自成這種泥腿子的。
吳三桂之所以守在山海關(guān)遲遲不動,也是要看李自成在占領(lǐng)京城后,會有什么舉動。
誰知李自成不僅不拉攏明朝官員,反而還任由劉宗敏以“追贓”之名,對明官嚴刑拷打,以致每天都有被折磨而死的明官扔在城外,讓人看了觸目心驚。
這些明官早在李自成進京時,就紛紛投降,但下場悲慘,這不能不讓吳三桂擔心他若投降李自成,下一個被折磨而死的就是他。
再看清軍對投降的明官卻大不一樣,比如洪承疇\祖大壽等,都獲得了極高的待遇。
兩相權(quán)衡,吳三桂調(diào)轉(zhuǎn)馬頭率軍隊投降了清軍。
可見,吳三桂投降清軍,是經(jīng)過權(quán)衡利弊后做的決定,壓根沒陳圓圓的事。
那么,陳圓圓在亡國之后,又是怎么度過余生的呢?
投降清軍的吳三桂為了體現(xiàn)個人價值,他不僅任由清軍入關(guān),還帶頭攻打李自成的大順軍。
吳三桂說,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以生為?
意思還是很恨劉宗敏搶了陳圓圓,所以攻打大順軍的時候,極為驍勇,而他的舉動讓滿清攝政王多爾袞對他愈發(fā)器重。
在刀光劍影中,大順軍一敗涂地,李自成和劉宗敏落荒而逃,陳圓圓也再次回到了吳三桂的身邊。
此后,陳圓圓一直隨吳三桂南征北伐,直到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后,才安定下來。
(康熙劇照)
1673年,康熙為了集權(quán)統(tǒng)一,開始撤藩。
做了29年土皇帝的吳三桂心有不甘,擁兵造反。
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大周,而一直得寵的陳圓圓則被封為正妃。
只可惜吳三桂談不上寶刀未老,再加上他出爾反爾,失了人心,因此他的勢力被清軍鎮(zhèn)壓。吳三桂雖早死,但他的家人卻被誅九族。
有意思的是,在那些受難的人中,卻并沒有陳圓圓。那么陳圓圓到哪里去了呢?
2010年,考古專家在貴州岑鞏縣的馬家寨發(fā)現(xiàn)了陳圓圓的墓碑。
經(jīng)過實地考察,最終確定墓主正是當年的“秦淮名妓”陳圓圓。
那么陳圓圓又是怎么到山高路陡的馬家寨來的呢?
原來,吳三桂兵敗之后,他的軍師馬寶在危急之中,巧施手段,掩護陳圓圓及吳三桂的孫兒,經(jīng)過艱辛跋涉,終于脫離險境,最終才選擇了荒無人煙的馬家寨安居。
當然,那時那里還不叫馬家寨。
只是陳圓圓一行人因為感激馬寶,再加上也需要掩藏身份,所以便將那里叫作“馬家寨”,而吳三桂的孫兒們也改姓馬。
此后,陳圓圓為了萬無一失,和馬寶等人又修建了廟宇,并削發(fā)為尼,在廟中修道度過了殘生。
(參考史料:《清史稿》《影梅庵憶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