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熱門:專利開放許可紅利釋放,科創成果“接軌”新經濟提速

        北京商報 2023-04-26 00:05:04

        專利所有人苦尋商業化路徑,企業則苦惱無適用專利可用。伴隨2021年專利開放許可制度的創設,正推動專利市場化逐步走出這一困局。4月25日,記者在“亦創未來—北京市開放許可項目亦莊路演”活動上獲悉,截至2023年3月,北京市專利開放許可已達成32項。通過專利開放許可制度這一機制,專利權人可以獲得許可費用,企業可以獲得技術支持,最終實現技術的商業化運用和產業化發展,為新經濟和中小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帶來了重要利好。

        什么是專利開放許可?

        4月2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將加大專利轉化運用力度,完善相關制度設計,促進高水平創新,深化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改革,加快實施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完善專利轉化運用市場化機制,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有序流動,努力將創新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


        (資料圖片)

        專利開放許可制度是什么?專利開放許可是指權利人在獲得專利權后自愿向國家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開放許可聲明,明確許可使用費,由國家專利行政部門予以公告,在專利開放許可期內,任何人可以按照該專利開放許可的條件實施專利技術成果。

        2021年6月1日施行的《專利法》創設了專利開放許可制度。2022年5月1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印發《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方案》,旨在深入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旨在確保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平穩落地、高效運行,大力推動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專利開發許可制度可以促進專利技術的商業化運用。通過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專利權人可以將專利技術許可給其他企業或個人使用,使其在商業上得到廣泛應用,從而促進專利技術的商業化運用,推動經濟發展。其次,通過專利開放許可制度,企業可以獲得其他企業的技術支持,加速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進程,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此外,還可以促進知識產權的運用和保護,增強公共服務能力。”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新經濟智庫首席研究員朱克力對記者表示。

        小微企業有了“共享”專利池

        本次路演上,來自北京交通大學、飛天誠信(300386)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智眾創(北京)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6個項目團隊負責人分別介紹了“規模化電動汽車參與電網互動及耦合新能源規劃技術與系統”“新型高性能貝氏體鋼的開發與應用”“一種身份認證方法、系統及設備”“基于智能生物特征采集處理終端的身份識別系統和方法”4個專利開放許可項目和“AIoT系利專利池”“科技普惠民生專利池”兩個專利池項目。

        以兩個專利池項目為例,華智眾創(北京)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京東尚科、曠視科技、京東方、美的集團(000333)、搜狗、小米移動軟件等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創新企業,于2021年共同發起組建了“營氛圍,賦成長,促發展”AIoT系列專利池。AIoT系利專利池涵蓋計算機視覺、語音與NLP、科技普惠民生3個領域方向的子專利池,入池專利數量達到372件。

        記者了解到,AIoT系利專利池對外許可對象為中國小微企業,科技普惠民生專利池則可供適老、助殘、防災應用場景的小微企業使用,對外許可方式均為普通許可、開放許可。

        朱克力表示,通過專利開放許可制度這一機制,專利權人可以獲得許可費用,企業可以獲得技術支持,最終實現技術的商業化運用和產業化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清北等高校院所“入列”

        根據《北京市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方案》,許可信息經核查后,通過中國技術交易所搭建的專利開放許可信息發布平臺予以公開發布。發布的信息包括專利號、專利權人名稱、專利名稱、許可使用費支付方式和標準、許可期限等。引導有意愿和條件的服務平臺共享公布的開放許可信息,擴大受眾面。

        中國技術交易所交易服務一部高級經理董海薇介紹,截至2023年4月18日,“專利開放許可信息發布與交易服務平臺”已發布專利2689項,涉及專利權人66(包括機構和個人),先使用后付費專利458項,免費使用109項。開放許可專利的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高校院所,積極參與開放許可的專利權人還在持續增加。

        截至2023年3月,北京市專利開放許可達成32項,其中免費許可24項,先使用后付費許可4項。

        “未來,中技所將持續開展開放許可信息發布工作,同時,推進開放許可項目精準對接工作,盡快促成許可達成,帶動開放許可市場的活躍度。”董海薇說。

        朱克力表示,對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來說,專利開放許可制度也為其帶來了多重利好。專利是知識產權的核心,通過專利開放許可制度,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將其擁有的專利許可給企業使用,提高專利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其次,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將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促進產業創新和發展。

        “專利開放許可制度還可以促進高校和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進程。總之,專利開放許可制度的實施為新經濟和中小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帶來了重要利好,要持續促進知識產權的運用和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朱克力說。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