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勞動創造美好生活,讓我們在文物里領略古代勞動者的美好形象,品味他們的平凡與不凡,領略他們的智慧與創造。
豐衣
東漢 畫像石紡織圖 徐州博物館藏
【資料圖】
上格刻畫四位婦女調絲紡線,屋檐下掛著紡好的絲團。
東漢 紡織場面銅貯貝器 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藏
器蓋鑄有十人組成的紡織場面,其中四人面向中央席地而坐,低頭用“腰機”織布。
北宋 王居正《紡車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生產絲綢或是粗衣,古代手工者離不開紡車這個得力工具。
明 夏厚摹《宋人紡織圖》(局部) 山東博物館藏
身著各色服飾的小姐姐,聚在一起紡織勞作,繅絲成衣。
清 仇英款蠶桑圖卷(局部) 安徽博物院藏
畫卷呈現宮中仕女采桑、養蠶、織絲等勞作場面,宏大有序。
足食
清 景德鎮窯五彩耕織圖碗 上海博物館藏
一年之計在于春,古代農人在播種希望的季節開始忙碌。
清 《胤禛耕織圖冊·收刈》 故宮博物院藏
春種秋收,金色麥田中,胤禛(雍親王)以農人著裝帶領眾人收割小麥。
五代 割麥揚場壁畫(局部) 榆林窟第20窟
經過辛勤勞作,終于豐收啦!
漢 陶庖廚俑 成都博物館藏
顆粒歸倉,做頓美食犒勞一下。
明末清初 《露香園繡漁家樂圖》 南京博物院藏
美味河鮮,親手捕撈。
明 邢慈靜節臨王羲之《胡桃帖》 南京博物院藏
貼文“吾篤喜種果,今在田里,唯以此為事”,體現出王羲之親植果樹并以此為樂。
樂業
東漢 擊鼓說唱陶俑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清 象牙圓雕說書藝人 安徽博物院藏
我們用熟能生巧的演技帶給大家歡樂。
唐 彩繪陶樂舞俑 洛陽博物館藏
大型女子樂舞天團來啦。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故宮博物院藏
眾多人物,絡繹不絕,各忙其事。
明 《孔子講學圖》 孔子博物館藏
孔子手持如意,懷攬憑幾,傳道授業解惑。
近代 1944年晉冀魯豫邊區勞動英雄李杜的獎章 河北博物院藏
勞動光榮,勞動節快樂!
(原標題:文物里的古人,是怎么勞動的?)
流程編輯:tf027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2020賽季中超聯賽第一階段第十一輪大連賽區進行一場焦點戰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