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2022年的年報,還是今年的一季報,有著“高鐵傳媒第一股”之稱的兆訊傳媒(301102.SZ)都交出了不太理想的業績數據。
2022年3月28日,兆訊傳媒在創業板掛牌上市,作為上市后首份年報,營收與凈利潤的大幅下滑顯得頗為尷尬。
(相關資料圖)
即便是去除疫情因素后的2023年一季度,兆訊傳媒仍承壓不少。
01
2022凈利潤下滑超兩成
2022年,兆訊傳媒實現營業收入5.77億元,同比下降6.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2億元,同比下降20.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85億元,同比下降21.58%。
作為受市場因素波動較大的廣告領域,兆訊傳媒的業績下滑倒并不顯得出人意料。兆訊傳媒表示,廣告主對2022年經濟形勢及市場前景持謹慎態度,企業廣告市場花費同比下降,公司業務拓展受到一定影響。
雖然受市場環境影響不小,但兆訊傳媒2022年在銷售費用及管理費用方面開支加劇。
2022年,兆訊傳媒銷售費用為1.23億元,2021年該數據為7846萬元,同比增加了56.4%,公司表示,主要系報告期內廣告宣傳費、職工薪酬和業務拓展費增加所致;管理費用1839萬元,2021年為1657萬元,同比增加了10.95%,公司稱主要為職工薪酬增加所致。
換言之,兆訊傳媒并沒有像不少企業那樣為應對市場環境而采取開源節流,反而加大成本。
把市場拉長到近三年來看,兆訊傳媒的銷售費用與管理費用都不斷創下新高。2020年-2022年,兆訊傳媒銷售費用分別為5696萬元、7846萬元以及1.23億元;管理費用分別為1221萬元、1657萬元以及1839萬元,研發費用則持續降低。
與兆訊傳媒營收及凈利潤下滑趨勢一致還有其他幾項重要盈利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毛利率及凈利率。近三年,兆訊傳媒凈資產收益率(加權)分別為37.39%、32.36%以及8.13%;總資產收益率(加權)分別為32.13%、24.90%以及7.89%;毛利率分別為61.30%、59.52%以及52.07%;凈利率分別為42.66%、38.87%以及33.27%。
中原證券研報認為,成本剛性導致毛利率下滑。2022年兆訊傳媒毛利率為52.07%,同比下降7.45%,一方面由于年內新開拓的戶外裸眼3D高清大屏媒體業務處于發展初期,暫時虧損;另一方面公司高鐵站媒體的媒體資源使用費(占地費)占營業成本比重達76%以上,成本相對剛性。預計隨著戶外裸眼3D高清大屏媒體盈利能力好轉以及高鐵站媒體投放需求回升,毛利率也將隨之改善。
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兆訊傳媒2022年信用減值損失為-727.9萬,比2021年和2020年加起來都多。
02
一季度營收仍承壓,裸眼3D大屏業務看點?
今年一季度,兆訊傳媒實現營業收入1.51億元,同比下降了9.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298萬元,同比增長5.25%。
雖然凈利潤有所恢復,但營收端仍未見起色。據鐵路部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鐵共發送旅客7.89億人,同比增長67.7%。其中3月份,國鐵日均發送旅客858萬人,同比增長171%,基本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
東吳證券指出,春運貢獻一季度主要營收,部分車站3月上刊受兩會影響:2022年底受疫情放開影響部分務工人員及大學生提早返鄉,春運客流高峰提前至12月中旬啟動,使得公司旺季提前,尤其是2023年1月上刊及廣告招商水平均得到了較好的恢復;2月由于季節性旺季錯配,年后常規淡季導致投放受到影響;3月雖然廣告主的投放持續恢復,但兩會期間部分車站停止上刊7-10天影響到了廣告的投放,因此整體一季度營收同比仍然保持負增長。
東吳證券表示,2023年全國高鐵規劃新線從2082公里增加到2500公里,預計兆訊今年擴張新站點數量將達到50余個,將帶動公司媒體點位進一步增長。同時,23年公司營業成本的提升幅度預計控制在8%左右,主要由新增點位的影響所貢獻,存量點位成本仍然維持較為穩定的態勢。公司將會通過提高全國套餐廣告價格傳導新增點位所帶來的成本端壓力,未來經營上仍將保持較大的經營杠桿。
對于未來規劃,兆訊傳媒提出,在未來三年內,投資4.2億元在在省會及以上城市取得15塊戶外裸眼3D高清大屏。
財通證券指出,裸眼3D大屏業務貢獻收入增量,2023年多塊大屏有望落地:公司2022年起拓展戶外大屏業務,目前已有廣州、太原、貴陽三塊大屏落地,2022年內實現收入貢獻1125萬元。2023年內有望落地多塊大屏,增厚公司業績。(港灣財經出品)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