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包裹5美元可以從中國運到美國,而且不虧損,靠的是一個非常高效的數字物流體系。”最高效地把不同時間點、不同地方的產品,用最短的距離運到同一個地方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江小涓認為,既可以數字上又可以物理上高效連接國內外消費者和供應商,中國的這種“拼單”能力是全球最強,并且開發了線下不存在的貿易可能性。
(資料圖片)
4月15日,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重回線下舉行。同日舉行了第二屆珠江國際貿易論壇貿易數字化創新發展論壇。近年來,商務部堅持“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在深入推進貿易管理、貿易方式等數字化的同時,還將深入研究、積極推進貿易環節、貿易服務、貿易主體的數字化賦能升級。
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數字支撐的貿易在服務貿易中的比重已經超過了60%。江小涓認為,無論是從企業層面,原始動力角度看還是從表現來看,數字全球化維系和推動了全球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數字技術從多方面正在推進國際貿易和跨國投資。”江小涓表示,數字技術創新貿易模式,通過靈活切換市場,快速重組產線,降低交易成本,“中國的全球化是一個全球分工型的貿易,數字技術創新遠程服務,高效全鏈貫通,促進全球分工合作深化,對我們制造業未來跟著全球發展的節奏走非常的重要。”
舉例而言,大型工程設備作為全球化的產品,現場維修是以往一個難點,現在有了數字空間技術以后,現場的團隊可以通過5G設備把現場診斷和描述清楚,然后讓世界上任何最好的專家來遠程維修服務,這樣可以使分工更加深化、細化也更有效率。
江小涓認為,數字企業應該盡快走出去。“數字化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一套數據軟件和算法。以網約車為例,成套的軟件、算法和數據系統走出去,可以帶動網聯車的出口,比亞迪就專門在為巴西生產比較廉價的網聯車的體系。”
江小涓認為,我國要延展數據優勢,擴展服務能力,促進企業海外投資發展,尤其是要重視促進平臺交易中間商業秩序的自治發展。她因此呼吁,政府要在國際數字相關談判中有更積極的態度,推動政府間數字貿易的協定盡快達成。
“一定要支持跨境數字平臺來創造數字全球的交易秩序。”江小涓認為,平臺全球化自治治理是數字跨境交易秩序的提供者,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對這一類的平臺更多給予關注和支持。
對此,江小涓建議,希望支持PPP模式的政府和私人部門合作的交易平臺。“政府支持的商業化平臺效率更快和更高,這一類平臺為各個平臺與各國政府打交道提供有效的公用的渠道。”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