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資料圖片)
廣袤的黑土地、糧食產量高,是吉林省榆樹市給人們的第一印象。當來到榆樹市的田間地頭,和當地農民聊起“致富經”,“草編”這個新名詞又刷新著認知。在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數以千計的鄉村女性,在政府、婦聯、公益組織和愛心企業的支持下,用她們勤勞靈巧的雙手,將當地隨處可見的玉米葉編織成實用的日用品和精美的工藝品,銷售到全國各地甚至歐洲市場,小小的玉米葉,也編織出她們越來越富足幸福的生活。
從1個人到4800人
在榆樹市大嶺鎮,隨便推開一戶農家房門,也許就會看到桌上擺著還沒完工的草編作品,和家中的女主人聊起草編的話題,她們會用質樸的語言講述原本是“廢物”的玉米葉正在如何改變著她們的生活。在這些講述中,時常會冒出這樣一個稱呼—“艷文老大”,“跟著艷文老大做草編……”“當年要不是艷文老大……”
被從60后到90后,各個年齡段的當地女性都稱呼為“老大”的周艷文,今年其實還不到40歲。接觸草編之前,周艷文打過工,開過飯館,賣過水果,承包過土地,是一個閑不下來的人。
2016年周艷文收到長春市婦聯的一條公益短信,介紹免費草編培訓項目,愛折騰的周艷文就跑去長春參加了草編培訓班。
自己學會的周艷文又帶動身邊更多的女性去參加培訓,學成歸來再把技術教授給家鄉越來越多的鄉村女性,成立了“巾幗草編社”。在這個過程中,當地政府和婦聯也通過各種方式支持草編社的發展:提供場地、宣講政策、對接資源……
7年時間,“草編”在榆樹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從最初的周艷文一個人,榆樹市如今已經有了18個草編基地,4800名農村女性跟著周艷文一起,用草編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說起“老大”這個稱呼,周艷文還有些不好意思。她剛開始回鄉教草編時,來學習的女性大多歲數比她都大,有的和她母親歲數差不多,這些婦女不好意思直呼她的名字,“老師”兩個字又叫不出口,一次有人脫口而出“老大呀,你看我這兒編的對不對?”于是“老大”這個稱呼就叫開了。
在周艷文看來,“老大”這個稱呼也是她堅持帶領身邊的女性從事草編的原因之一。“一聲老大有好多信任在里面,沖著這份責任我一定要堅持到底,一定要對她們的信任有一個交代。”
在草編臺上創造美好生活
玉米葉是榆樹人最司空見慣的“廢物”,為了讓當地婦女相信玉米葉也能掙錢,周艷文和各村的草編帶頭人們著實想了不少辦法。
2020年,來自榆樹市太安鄉雙合村的谷大媽,巾幗草編社參加了草編培訓后,了解到玉米葉也能賣錢,就動了帶著村里的同齡婦女們一起掙點錢改善生活的念頭。“開始我就找了倆老太太,讓她們收拾玉米葉捆好了給采編社送過去,結果頭一天就掙了100塊。
在谷大媽的動員下,現在雙合村已經有20多名婦女在家里做上了草編。現在大家家里種地有一份收入,做草編又有一份收入,想吃啥就能買啥。”
草編媽媽里還有著不少年輕人。榆樹市大嶺鎮藍旗村有一位90后媽媽,她曾經和村里其他年輕人一樣外出打工,可是有了孩子之后想照顧孩子照顧家庭的她還是回到了老家。“我每天接送孩子上學、做飯、養豬、養牛、做草編,不用出門,在家也能掙錢。”不僅照顧了自己的生活,她還動員周邊婦女一起依靠雙手實現家庭增收。如今,她已經帶動30名婦女加入草編媽媽的行列,成為了草編合作社村級負責人。
榆樹的草編媽媽們,靠著靈巧的雙手,少的一年也有一兩萬收入,多的甚至能有十幾萬。周艷文算了一筆賬,這幾年,當地有4800多名女性靠著草編實現了居家增收1.5億元。
雪中送炭的母親創業循環金
女士背包、景區里的工藝品,4S店里的汽車坐墊……玉米葉經過榆樹市草編媽媽們的巧手編織,出現在了各種場合,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巾幗草編社”有60%的產品都是銷往了海外市場。“現在制約我們的不是市場需求,而是人手還是不夠。”周艷文說道。
草編生意越做越大,可一個攔路虎也冒了出來,那就是資金。規模做起來了,原材料的需求量也大了,需要錢來收購;草編媽媽們做好的產品,“巾幗草編社”需要錢先收購回來;擴大生產需要門店和基地,需要錢;為了找銷售渠道,需要經常出去參加展會,這也需要錢。
深知草編媽媽們創業不易的榆樹市婦聯,在2020年,通過吉林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為“巾幗草編聯合社”申請到了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的公益項目——母親創業循環金,以“小額借款、入戶扶貧、循環使用”的方式,快速解決了草編媽媽們流動資金的需求。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最難,母親創業循環金給我們的就是雪中送炭。” 周艷文感激地說,“特別是去年,如果沒有這筆資金的支持,我們的草編社可能就得關門了。”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和當地婦聯組織帶著我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在參觀了榆樹市巾幗草編合作社之后,為母親創業循環金榆樹草編項目提供資金的北京聯想控股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居勁松也由衷為“草編媽媽”的創業精神點贊。“玉米葉能變廢為寶,不僅避免了燃燒玉米桿的污染問題,還發展成為一個價值上億的產業,切切實實地幫助解決了一批農村女性的創業與就業問題,也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直播間里的草編課
時間靈活是做草編的一個優點。草編媽媽們看電視的時候能做草編,幾個人一起聊天的時候也能一起做著草編,甚至有些媽媽還在家里做起了網絡直播。
在直播平臺已經有23萬粉絲的石阿姨就是草編媽媽里的網紅,每天吃完晚飯,坐在手機鏡頭前邊做草編邊直播,也幾乎成了她生活固定的一部分。
石阿姨的直播間更像是一個草編課堂。觀看她直播的粉絲,來自全國各地,都對編織技巧感興趣,石阿姨編著自己手里的活計,也和粉絲們交流著草編技術,“這個地方這么編”“沒看明白啊?我再編一次你看看”除了聊草編,她們也會說笑嘮嗑。“一邊嘮嗑一邊做活,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還把錢掙了。”說起直播,石阿姨臉上都是滿足的笑容。
通過直播,石阿姨不僅自己掙到了更多的錢,也把草編技術無償傳授給了更多的人。在網上,已經有5000多人跟著她一起學草編、做草編,加入了草編創業者的行列。
為了讓草編媽媽們擴大知名度、打開銷路,搭上網絡經濟的快車,今年,除了將新的一期母親創業循環金資金交到了草編媽媽們的手中,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和聯想控股還啟動了吉林省直播賦能培訓公益項目,在長春市榆樹市、吉林市永吉縣開展免費線下直播技能培訓,更好滿足鄉村女性高質量創業就業新需求。
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草編媽媽們只會用最平實的語言表達她們對現在生活的滿足。收入增加了,兜里錢了,更有奔頭了,這就是她們對于鄉村振興最樸素的理解。她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也帶動當地的農村越來越富足,這也是當地政府、婦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想控股等所有支持她們、幫助她們的組織和個人共同的心愿。
榆樹市的草編媽媽們只是一個縮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助理秘書長南靜介紹,截至2022年底,母親創業循環金項目已累計為52.5萬多名女性創就業提供資金支持和培訓賦能,輻射帶動373萬多人致富增收,在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促進受益地區婦女及家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項目能有今天的規模和成績,也匯聚著社會各界的愛心,例如聯想控股就一直是婦基會強有力的支持者。”據她介紹,聯想控股已經支持了母親創業循環金項目在云南省、吉林省、重慶市的開展,直接受益300余名婦女及家庭,輻射帶動超過1400人。
“草編媽媽們為了更美好的生活,敢想敢闖,勤勞上進,讓我很受觸動,我們經營企業從她們身上也能學到很多。”收到草編媽媽特意寄去表達感謝之情的草編作品后,聯想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寧旻感慨道。他也表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未來聯想控股將責無旁貸地繼續加大參與力度,希望跟中國婦基會攜手激發鄉村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為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添磚加瓦。
“我常和姐妹們說的一句話,就是為了感謝幫助我們的人,你們一定要好好干,把錢掙到手。周艷文對她們的草編事業有著更大的憧憬“我和我的廣大姐妹們要在鄉村振興的第一線勇挑重擔,在創新創業的主戰場“建功立業”,貢獻我們的力量。”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