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巖水庫是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成都第二水源地,建成后能為成都中心城區提供至少30天應急水源保障
●工程堪比“愚公移山”,以一輛重型卡車載重量20立方米計算,填筑大壩的石料,需要20萬車次才能運完
(資料圖)
●用最優解的資源配置,一個作業面匹配20輛重卡運輸,百余輛重卡組成“鋼鐵長龍”晝夜接力,將石料源源不斷運往大壩
●全力奮戰年度目標,今年大壩將填筑至730米高程,2024年底具備下閘蓄水條件
作為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成都第二水源地,李家巖水庫的建設備受關注。記者從成都環境集團李家巖公司獲悉,5月19日,李家巖水庫大壩擋水斷面填筑至720米高程,提前完成今年防洪度汛目標。
“大壩主體填筑至720米高程,對整個工程意義重大?!背啥辑h境集團李家巖公司副總經理丁勇介紹,之前上游圍堰是707米,可抵御20年一遇洪水;為了提升防洪標準,今年度汛前需將大壩主體填筑至720米,可抵御100年一遇洪水。水庫下游有4鎮26村(社區)6萬余人,防洪標準達到百年一遇,可將下游發生洪水過壩的風險降至更低。
“工程開工以來,受料場變更、地質災害等因素影響,前期進度有所滯后。”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李家巖水庫項目負責人張鐸表示,工程堪比“愚公移山”。
李家巖水庫大壩是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高123米,填筑總量約404萬立方米,但取料場在距大壩約20公里外的山上。以一輛重型卡車載重量20立方米計算,填筑大壩的石料,需要20萬車次才能運完。
“作業面只有那么多,車多了會造成擁堵?!睆堣I介紹,經過摸索建設者找到“最優解”——一個作業面匹配20輛重卡運輸,百余輛重卡組成“鋼鐵長龍”晝夜接力,將石料源源不斷運往大壩。
同時,為保證施工進度,成都市水務局成立李家巖水庫項目推進專班,協調解決工程問題;業主方成都環境集團制定“日碰、周推、月考”制度,每天跟參建各方開碰頭會,每周開推進會,每月進行進度考核。
李家巖水庫建成后,能為成都中心城區提供至少30天應急水源保障,對有效解決成都中心城區供水單一水源問題、保障供水安全、提高抗風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大壩將填筑至730米高程。”丁勇透露,建設者們將繼續開足馬力,用最優解的資源配置,全力奮戰年度目標,確保李家巖水庫2024年底具備下閘蓄水條件。(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欣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