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財聯社10月7日訊(編輯 趙昊)當地時間周四(10月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上升。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全球經濟正面臨越來越大的衰退風險,到2026年可能會損失高達4萬億美元的GDP,相當于德國一整年的經濟產出。
她指出,這個損失對全球經濟發展來講是一個巨大的挫折,并且她認為這還是一個較為保守的預測,如果未來受到更大的沖擊,情況只會更糟。
下周,IMF和世界銀行的2022年秋季年會將以線下方式在華盛頓舉行,各國財政部長、央行行長以及專家學者等將就世界經濟形勢、宏觀政策協調、全球發展等廣泛議題展開探討。
格奧爾基耶娃稱,占全球經濟三分之一的國家預計將在今年或明年至少連續兩個季度出現經濟萎縮。即使另外的一些國家能在數據上錄得正增長,高物價依然讓當地的居民覺得正處于負增長。
IMF最新的預測顯示,該機構認為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速度僅為3.2%,明年則進一步放緩至2.9%。格奧爾基耶娃透露,2.9%這個增長率將在下周再遭下調。
但她指出,即使經濟增長放緩,各國央行也應該在應對高通脹上“堅持到底”,“盡管這可能很痛苦,但這是必要的、正確的事?!?/p>
格奧爾基耶娃說道,“如果現在貨幣緊縮不足,通脹將變得根深蒂固。在那之后,央行們需要更久的緊縮,經濟和消費者都會受到更大的傷害?!?/p>
不過,近期出現了一些反對美聯儲及其他主要央行激進加息的聲音。聯合國貿發會議周一表示,發達經濟體持續加息可能會把全球經濟推入衰退,應該采用戰略價格控制、暴利稅、反壟斷措施和監管商品投機等較務實的手段。
格奧爾基耶娃也承認,強勢美元和更高的利率正在打擊一些基本面薄弱的新興經濟體,使它們的償債成本更高。她再次建議債權人對債務脆弱國家進行債務重組,并指出這對雙方都有積極的意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