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隨著人才價值日益凸顯,智聯(lián)招聘連續(xù)多年與澤平宏觀合作,推出“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以期準確把握人才流動特點、持續(xù)跟蹤人才流動趨勢。
最新一期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人口總量出現一定程度下降,但人才流動分化趨勢明顯。
從性別看,2022年流動人才中男性占56%,高于求職總體的53%,男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職;流動人才中18-30歲人才占比66.9%,高于求職總體的61.1%,30歲以下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職;流動人才中52%為本科及以上學歷,高學歷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職;從工資水平看,流動人才中30%月收入為8K以上,高于求職總體的28%,收入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職;從行業(yè)看,流動人才中50%分布在IT互聯(lián)網、房地產、制造業(yè)行業(yè),其中由于房地產行業(yè)處于調整期等,人才異地求職比例較2021年明顯增高。
報告指出,京滬深居前三,長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在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中,百強東部城市占比超七成。2022年,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南京、成都、蘇州、武漢、無錫位居前十。2022年應屆生、碩士及以上人才將簡歷投向一線城市的占比為20.7%、26.8%,均高于流動人才流向一線城市占比,應屆生和碩士及以上人才傾向往一二線城市集聚,尤其是碩士及以上人才更傾向往一線城市集聚。
人才流動趨勢看,一線城市、長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高能級城市人才跨區(qū)流動性上升。得益于雄厚的經濟基礎和較高的戰(zhàn)略定位,東部人才持續(xù)集聚,中部、西部、東北持續(xù)凈流出。2022年,一線、二線、三線、四線人才凈流入占比分別為5.3%、-0.5%、-0.5%、-4.3%,一線人才聚集放緩,二線人才小幅流出、三四線持續(xù)流出。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2022年長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續(xù)集聚,京津冀人才轉為凈流入,成渝、長江中游人才持續(xù)凈流出。
重點城市方面,京滬蘇人才凈流入占比上升,城市群內人才流動為主流。一線城市中,北京人才凈流入占比上升,滬深廣占比小幅下降。二線城市中,蘇州人才凈流入且占比呈上升趨勢,南京、無錫人才凈流入且占比穩(wěn)定。杭州人才凈流入占比始終為正,人才吸引力排名穩(wěn)居前列,武漢保持人才凈流入趨勢,主因“學子留漢”政策實施效果好,落戶門檻寬松。
據悉,智聯(lián)招聘擁有3.21億+職場人用戶,月活躍用戶數5127萬+;其中約8成為專科及以上學歷。在求職者中,約四成為流動跨城求職者。(經濟日報記者 顧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