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究所強化考核力度 分析師“肉搏戰”升級

        證券時報 2023-06-06 14:11:19

        圖蟲創意/供圖 譚楚丹/制表 陳錦興/制圖


        (資料圖)

        證券時報記者 譚楚丹

        “考核”向來是券商從業人員關注焦點,最近有券商明確加強人員考核,否則實施淘汰。

        證券時報記者求證獲悉,國盛證券研究所內部近期出臺相關規定,要求各團隊按照派點(指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占比水平來定崗,若人數占比水平在一年后仍高于派點占比水平,則淘汰人員數量直至達到派點占比水平。該消息一出,引發市場關注。

        無獨有偶,近日某券商研究所傳出派點占比低于1%的員工進行內部答辯,若體現出的工作量較少,將被調崗。對此,相關券商人士回應證券時報記者時表示,研究所在日常考核中增加答辯環節,最終定論還要根據綜合因素來考量。

        近兩年,多家券商研究所大舉招聘,分析師人數迅速上升。在順周期擴張后,研究所如今面臨環境發生變化——賣方研究競爭日益激烈,市場行情清淡。同時,“公募基金下調交易傭金”傳聞甚囂塵上,未來若落地,將重創研究所收入。在此背景下,研究所控制成本是大勢所趨。

        按派點占比定崗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國盛證券研究所內部近期出臺新規定,對員工提出新考核。

        其中提到,根據擬定的總人數編制,結合年度派點情況,研究所年初擬定各團隊應配置人員人數,然后各團隊照此進行全年人員招聘規劃。

        該研究所將以季度為周期,對研究團隊人員配置情況進行評估和調整。研究團隊人員配置將按照數據導向、兼顧成本、動態調整三個原則進行。

        具體來看,數據導向方面,國盛證券研究所要求各研究團隊嚴格按照派點占比水平定崗。各團隊人數占比不高于各團隊派點占比。按照當下人數占比水平,若高于派點占比水平,則停止增加人員配置。一年后仍高于派點占比水平,則淘汰人員至派點占比水平。

        在兼顧成本方面,當團隊人數占比低于派點占比,但團隊人力成本占比高于派點占比,則停止增加配置人員。相反,人力成本較低的團隊,可增加人員配置,上限是人力成本占比不能超過派點占比。

        考慮到行業大小年影響,年度派點占比同比下降10%的團隊,國盛證券研究所明確表示第二年不新增人員配置。若年度有大團隊加入導致整體派點比例變化,則剔除計算。

        據了解,證券研究業務一直是國盛證券的重點戰略業務。2022年報顯示,該研究所現已擁有36個研究團隊,實現全行業覆蓋,純研究業務收入躋身行業前十。去年國盛證券研究所累計實現席位傭金凈收入4.26億元,實現月均約3500萬元的傭金分倉收入,保住深滬交易所的市占率排名,核心客戶成績穩定在第一梯隊。

        截至6月5日,國盛證券研究所已注冊登記的分析師共有79名,研究所所長為楊濤。

        加大考核力度或成常態

        除了國盛證券,其他多家券商研究所也在加強員工的考核。

        近日有傳聞稱,某券商研究所要求派點占比低于1%的員工進行內部答辯,在答辯時應展示工作量,如果署名報告數量和出去路演次數比較少,員工將被調崗。

        對此,相關券商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解釋,研究所在日常考核中增加答辯環節,若答辯不通過,研究所也會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再作出是否調崗等決定。

        有市場人士擔憂,券商研究員產能出清是否就此掀開大幕?華北一家中小型券商研究所所長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尚未到行業出清階段,上述操作主要是各家券商考核的自行調整。

        不過,該所長認為,過去幾年研究行業泡沫化過于嚴重,未來一定會回歸到正常狀態。他告訴記者,接下來其研究所也將強化對分析師的規范考核。

        據記者此前調查,過去兩年,由于愈來愈多券商發力研究業務,分析師人才缺口巨大,出現“一師(分析師)難求,一售(銷售)難覓”的局面。一時間,分析師身價水漲船高。最終行業出現“從業兩年就‘速生’為首席”、“一年內頻繁跳槽以獲得升職高薪”等畸形現象。

        隨著考核力度加大,這些在順周期下重金挖來的分析師,或將要褪去溢價光環,用實力展開一場“近身肉搏”。

        成本控制成為學問

        此前,由于有中小券商研究所通過攬入一批明星分析師,快速提高知名度換得傭金分倉收入,該模式也被不少中小券商復制。與此同時,頭部券商亦大舉擴張研究業務規模。

        隨之而來的是大量人員招聘。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6月5日,全國券商共有注冊分析師4284名,相比2022年初的3592名增長了19%。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述“高舉高打”模式實際上成本高昂,研究所要長期做賣方,直到實現規模效應才能相對從容。

        如今證券公司研究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正發生變化。一是賣方研究賽道日益擁擠;二是行情清淡,成交量下降,若市場蛋糕變小導致業務萎縮,中小賣方生存難度或會增加。

        另外,近期有關“公募基金下調傭金”的傳聞甚囂塵上,若未來真的落地,將對券商研究所帶來較大打擊。

        據了解,近年來公募基金的分倉傭金費率已經持續下滑。2020年以前,基金公司與券商之間傭金費率穩定在萬分之8左右。隨著A股投資者結構機構化加速,公募基金股票交易量大增,據記者粗略計算,2021年-2022年全市場公募基金傭金費率依次約為萬分之7.856、萬分之7.580,這顯示下滑是大勢所趨。

        在此背景下,及早做好成本控制以及業務轉型,是券商研究所迫在眉睫的問題。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