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8日消息(記者蔣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國有大行6月8日分別發布公告,從6月8日起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專家表示,此舉有利于穩定銀行凈息差,保持銀行業經營的可持續性,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100萬元存5年將少賺利息7500元
(資料圖)
6月8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六大國有銀行共同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具體來看,活期存款由此前的0.25%下調5個基點至0.2%,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2.05%,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5%。
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一位儲戶以現在的掛牌利率存100萬元,期限5年,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5個基點后,儲戶5年將少賺利息7500元。
受凈息差收窄影響,此前業界關于調降存款利率的聲音一直存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說:“2023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凈息差1.74%,已經跌破1.8%的警戒線。另外,近期國內市場利率再度回落,導致存款利率與市場利率差距擴大,為銀行調降存款利率創造條件。3月以來,國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2.93%降至目前2.71%附近,存款利率仍處于相對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3個月、6個月、1年定期存款利率不變。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本次調整存在很明顯的結構性特征,主要是調整活期存款以及兩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這對改善銀行的負債結構有很大幫助。
曾剛說:“這次下調的主要是活期存款利率和3年期、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而且期限越長,下調的幅度越大。這也是在修正存款利率定價的結構性不平衡,讓利率的期限結構更加合理,銀行中長期定期存款的成本下行更明顯。”
專家:有利于穩定銀行凈息差 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今年5月,經濟之聲曾經報道過,5月份以來,渤海銀行、浙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宣布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與前段時間城商行、農商行等下調存款掛牌利率不同,此次國有大行存款利率調整,是繼去年9月之后新一輪存款利率調降。
曾剛說,本次國有大行存款利率調整,有利于銀行業穩定自身經營,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有助于降低銀行業的資金成本,對整個銀行業應對凈息差收窄,保持經營的可持續性有積極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資金成本的下調,有助于銀行在貸款端保持相對較低的貸款利率,為更好地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揮更大的作用,創造了更大的空間。”曾剛說。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說,本次國有大行的存款利率下調后,銀行存款仍有吸引力,儲戶出于便利需求和路徑依賴等,短期并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存款搬家,存款市場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競爭秩序。
周茂華說,下調存款利率對資本市場也會產生正面影響。
“對資本市場而言,銀行合理調降負債成本,緩解了銀行凈息差壓力,拓展了服務實體經濟空間,進一步夯實實體經濟復蘇基礎,提升市場流動性,加之目前股市估值低洼等,整體利好市場風險偏好。”周茂華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最后一頁